一、合伙人占用集體財產是不是屬于侵占
在合伙企業法起草過程中,一些地方反映合伙企業財產經常受得侵犯,包括挪用和侵占,而以往對于合伙企業財產被侵占和挪用的行為,實踐中往往只追究行為人的民事責任,成為合伙企業的財產得不到有效保護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伙企業法就這方面的問題明確規定,侵占和挪用合伙企業財產構成犯罪的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并且附帶民事賠償責任,這是合伙企業法的一個突破。1997年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在侵犯財產罪中,進一步規定了對包括合伙企業在內的所有市場主體的財產侵害行為均承擔刑事責任,并且規定了具體的定罪量刑標準,這對合伙企業的的實施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律霸網刑法整理
合伙企業法規定應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是第六十八條規定,合伙人執行合伙企業事務中,將應當歸合伙企業的利益據為己有,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業財產的,責令將該利益和財產退還合伙企業;給合伙企業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一條規定了合伙人在合伙企業中侵害合伙企業利益,侵占合伙企業財產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侵占是指將他人財產非法據為己有的行為。依據新修訂的刑法,比照第二百七十一條有關侵占財產罪的規定,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二是第七十二條規定,“合伙企業招用的職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合伙企業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或者挪用合伙企業資金歸個人使用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一規定涉及兩種罪名:第一,合伙企業的職工,包括聘任的經營管理人員,侵占合伙企業的財物構成財產的侵占罪;第二,合伙企業職工,包括經營管理人員,挪用合伙企業財產的構成挪用財產罪;這兩種行為的具體處罰應依照新修訂的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的有關規定辦理。
合伙人利用接納新合伙人入伙達到轉嫁債務的目的,避免合伙企業對新合伙人的欺詐行為發生,保護新入伙合伙人的合法權益,法律規定合伙協議另有約定者除外。就是說,法律不限定新合伙人與原合伙人就合伙關系有特殊的約定,法律保護合法并符合社會公序良俗的入伙協議約定的法律效力。如果合伙協議根據新合伙人入伙時的具體情況約定新合伙人對其入伙前的企業債務不承擔責任的,這一做法并不違法。
二、如何界定侵占罪犯罪對象
關于本罪犯罪對象的界定,有以下兩個問題值得探討:?第一,侵占他人非法財物,是否構成本罪?
對于這個問題,國內學術界未見爭議,在國外刑法理論界,有兩種觀點:一是“肯定說”認為侵占他人非法財物,可以構成侵占罪,?即非法財物可以成為侵占罪的犯罪對象。其理由是:盡管在民法上,委托人(給付人)對其交付別人代管的非法財物是沒有返還請求權的,但民法上有無保護與刑法上是否成立犯罪是兩回事;二是“否定說”認為,?侵占他人非法財物不構成犯罪,即非法財物不能成為侵占罪的犯罪對象,其理由是:委托人對其交付委托的非法財物沒有所有權,不得請求返還其物,因此委托人對受托人不能主張所有權的保護。
第二,行為人以本罪客觀方面的行為侵占了他人的遺失物、遺棄物、隱藏物和漂流物,是否構成本罪?
對于此類“他人財物”,應視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一)對于拾得他人遺失物、漂流物的,如經遺失物所有人或遺失人提出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該遺失物屬于自己所有或系自己遺失,并向拾得人提出索要的請求,拾得人扔拒絕向權利人交還,經所有人或遺失人告訴(提起刑事自訴)的,對拾得人的行為應以侵占罪論處。在這種情況下,遺失物、漂流物與遺忘物的意義是相同的,不能因為遺失物、漂流物脫離所有人占有時間長而不保護所有人對遺失物、漂流物的權利。
(二)對于將他人遺棄物占為已有的,是否構成侵占行為的問題。筆者認為,遺棄物是他人拋棄所有權的財物,屬于無主物,拾得人可以依據其拾得行為取得該遺棄物的所有權,其占有行為屬于合法行為,當然不可能構成侵占罪,所以,遺棄物不是侵占罪的犯罪對象。
(三)對于隱藏物是否可以構成本罪犯罪對象的問題。筆者認為,如果隱藏物是以埋在地下的方式隱藏的,應以埋藏物對待,當然應成為本罪的對象;如果隱藏物是隱藏于地面上的,行為人無意中拾得,并故意占為己有,經所有人或隱藏人索要,拒不交還的,也應以埋藏物對待,按本罪論處,在這種情況下,隱藏物與埋藏物對于本罪的性質是相同的,只不過藏匿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行為人事先知道隱藏物(亦包括埋藏物)的所有人或隱藏人(埋藏物)是誰,而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該隱藏物(埋藏物)占有己有的,則屬于盜竊行為,應按盜竊罪論處。所以,隱藏物也可以作為本罪的犯罪對象。
然而,上述觀點,僅屬理論上的探討,在司法實踐中將遺失物、漂流物、隱藏物作為侵占罪的犯罪對象,尚缺乏法律依據。由于新刑法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并廢除了類推制度,所以,對于現實生活中出現的侵占他人遺失物、漂流物或隱藏物的行為,卻由于法無明文規定而不能追究,這顯然不利于更好地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維護經濟生活的正常秩序,更不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因此,筆者認為,立法機關應盡快將侵占他人遺失、漂流物和隱藏物的行為補充規定在《刑法》第270條之中。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伙人占用集體財產是不是屬于侵占”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合伙人非法占用集體財產的,是有可能構成侵占罪的,要追究刑事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身監禁”和“無期徒刑”有什么區別
2021-01-03合同債權的訴訟時效問題
2020-11-25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法人牽扯股權質押如何解除
2021-02-04行使留置權需要寫申請書嗎
2021-03-26留置物如何確定價格
2021-03-07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