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圍繞人的食品發生的安全事件,我們都稱之為食品安全事故。大家對之前三聚氰胺事件還有印象吧,這就是典型的食品安全事故,只不過是此時危害的主要是嬰幼兒。那么在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后都有哪些解決對策呢?以下是具體介紹。
一、食品安全事故有哪些解決對策
1、在立法方面,首先是完善產品責任法,明確產品的概念及范圍,擴大產品的范圍,使得法律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2、加強人大、司法機關及社會對產品安全事件的監督
3、大力發展民間公益自治組織
二、相關法律是怎么對食品安全事故進行處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對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置
第七十一條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應當立即予以處置,防止事故擴大。事故發生單位和接收病人進行治療的單位應當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日常監督管理中發現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關食品安全事故的舉報,應當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報告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縣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上報。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對食品安全事故隱瞞、謊報、緩報,不得毀滅有關證據。
第七十二條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后,應當立即會同有關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并采取下列措施,防止或者減輕社會危害:
第七十三條 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立即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責任調查,督促有關部門履行職責,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事故責任調查處理報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及兩個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組織事故責任調查。
第七十四條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縣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衛生處理,并對與食品安全事故有關的因素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除了查明事故單位的責任,還應當查明負有監督管理和認證職責的監督管理部門、認證機構的工作人員失職、瀆職情況。
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是多方面的,其中生產者、銷售者為了最求利益,這是最根本的原因。而相關部門監管不力,有瀆職、失職行為也是重要因素。因此,要先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就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進行整頓。
?食品安全法規有哪些
?
?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如何維權 ?
?如何杜絕食品安全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公證撤銷的情形是如何的
2020-12-03涉外婚姻移民的具體規定有哪些
2020-12-22出版社抄襲侵犯什么權
2020-11-30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房屋中介交易應該注意什么
2021-03-01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