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錯誤拘留的理解
刑事拘留是刑事訴訟強制措施之一,是指行使偵查權的機關當偵查過程,遇到緊急情況時,對現行犯和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臨時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錯誤拘留在刑事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上有不同的含義。在刑事訴訟法上,錯誤拘留是指司法機關在不具備刑事訴訟規定的條件情況下實施的刑事拘留。在國家賠償法上,錯誤拘留是指司法機關對沒有犯罪事實和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公民而采取的刑事拘留強制措施。由于兩種法律規定不同,所以在辦理因錯誤拘留而要求刑事賠償案件時要重點把握犯罪事實這一概念,而不能習慣于按司法實踐中較常用的拘留強制措施標準來掌握。所謂“沒有犯罪事實”,是指完全沒有證據或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犯罪事實存在,所謂“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是指沒有比較可靠的證據或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當事人可能實施了犯罪行為。因此,只要不能證明被拘留的有罪,就必須按無罪處理,先前的拘留便為錯誤的拘留。就符合《國家賠償法》中規定的錯誤拘留,國家應予承擔刑事賠償責任。
二、對錯誤逮捕的理解
逮捕是指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羈押看管,暫時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在刑事訴訟法,錯誤逮捕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不應逮捕而逮捕的,違反法定程序逮捕的,等等,國家賠償法上的錯誤逮捕是指沒有犯罪事實而實施的逮捕,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司法機關實施的逮捕時符合法定條件和程序,但事后證明被逮捕人無罪的,又構成錯誤逮捕,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決定、批準逮捕的機關是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如果人民檢察院因被逮捕的人無罪而決定撤銷案件或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法院一審、二審程序中所作的終審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的,都應認定為是對被告人的錯誤逮捕,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
三、對無罪錯判、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理解
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無罪錯判案件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人民法院對無罪的公民判處刑罰。所謂無罪,包括公民沒有實施犯罪行為或沒有充分證據證明公民實施了犯罪行為等兩種情形。所以刑罰,是指剝奪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的刑罰,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如果被告人的行為已經構罪,法院在法定量刑幅度內作出不適當的判決或超出法定量刑幅度量刑,經改判處以較輕的刑罰,國家不予賠償。免予刑事處分的有罪判決再審改判無罪的,也不構成國家賠償法上的錯判。二是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刑罰已經執行”包括全部執行和部分執行兩種情況。在自由刑執行期間,被告人被減刑或假釋的,對于減刑、假釋部分的錯判刑罰,國家不予賠償。在刑罰執行中保外就醫的,人身自由雖被限制但未被羈押,國家亦不服賠償責任。管制、緩刑、剝奪政治權利刑罰被改判無罪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但賠償請求人在判決生效前被羈押的,依法有權取得賠償。三是原判決經審判監督程序撤銷并切被告人宣告無罪。“依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是指經過在審確認被告人沒有違法行為和違法行為不構成犯罪而撤銷原有罪的判決,也就是說改判必須是依據審判程序作出,而且必須是改判無罪。應注意,人民法院在一審判決中宣告被告人無罪,但判決前的羈押存在錯拘、錯捕的,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只是賠償主體為作出錯拘、錯捕的公關機關和檢察機關,法院不承擔賠償責任。一審判決被告人有罪,在二審程序中被改判無罪的,因一審的有罪判決延長了對被告人的羈押時間,對此損害,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并且作出錯誤判決的法院為賠償主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延遲上班公司用年假抵合法嗎
2021-01-11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02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買保險被騙怎么辦
2020-12-2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4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土地開發股權全部轉讓違法嗎
2020-11-23有證房和無證房拆遷補償相差多少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