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執行中追加被執行主體的法律理論
所謂被執行主體的追加又稱追加被執行主體,指法院執行機構在民事強制執行程序中,發現作為民事強制執行根據的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債務人,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其不能或不能全部履行法定義務,而依法裁定與債務人(被行人)有權利、義務關聯性的其他法人或組織與該債務人一同為被執行主體來共同承擔債權人債務的司法活動。其法律特征是:第一,被執行主體的追加必須發生在民事強制執行程序中;第二,被執行主體的追加其前題條件必須是債務人不能或不能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第三,追加的被執行主體必須是與原被執行主體具有權利義務的關聯性;第四:追加被執行主體后,原被執行主體的民事責任并未消除,其與追加的被執行主體形成共同的被執行主體;第五,被執行主體追加必須依法定程序進行。
一般來說,執行當事人與執行依據上指明的當事人是一致的。但是,法律文書生效后,原債權債務主體發生變化的情況在執行實踐中并不少見。為避免就同一法律關系重復訴訟,就有必要將被執行人的范圍擴張到執行依據所指明的當事人以外的民事主體。在民事強制執行理論上,以執行依據以外的民事主體作為執行當事人的情況,被稱為執行依據執行力主觀范圍的擴張。追加被執行主體,其理論依據是執行力主觀范圍的擴張,其本身不是對執行依據所確定的執行當事人的否定,而是根據實體法的規定將執行依據擴展到其他主體。由此可見,對執行當事人追加的審查,其依據仍然是實體法,涉及對其他主體的實體權利義務關系的分配問題。執行當事人追加的審查權亦屬執行裁決權。
二、追加被執行主體中執行裁決權與審判權的關系
在公正為首要價值取向這一點上,執行裁決權與審判權具有相似性。但是,執行裁決權畢竟是從執行實施權中派生出來的一種權力,對執行裁決權的行使不能與民事執行權的整體價值取向產生對立和沖突。民事執行權的根本目的在于實現申請人的權利,作為派生權力的執行裁決權在保持自身獨立的同時,不應當成為實現民事執行權根本目的的障礙。執行裁決權相較于審判權更強調效率。執行裁決權的這種效率原則是與審判權相比較而言的。共3頁:
三、追加被執行主體應由申請人提出申請
申請追加被執行主體是申請執行人的一項訴訟權利,在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前題下,其對此權利享有處分權。申請執行人在可以申請追加被執行主體的情況下,提出申請,也可不提出申請,不提出申請,法院就不便自行追加。申請執行人不提出申請追加,而法院依法又不能或無法對原被執行人強制執行,履行判決義務的情況下,申請執行人則應承擔執行不能的法律后果。雖然執行程序是民事訴訟程序中的一個特殊階段,強制執行權體現了公力救濟手段,但追加被執行主體必競是很嚴肅又很重要的法律義務主體的變更,以申請執行人申請追加更能增強申請人法律責任意識,避免法院職權追加所帶來的司法風險及法院公正,中立法場的偏離。
四、執行程序中追加被執行主體的權力范圍
對此問題,執行實踐中有兩種認識。一部分人認為,執行程序中追加被執行主體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必須是根據簡單的、雙方無爭議且實體法律責任明確的法律事實;二是屬于《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明確授權執行程序可以直接追加的主體范圍。另一部分人認為,只要是雙方無爭議且實體法律責任明確的,無論程序法有無明確授權,都可在執行程序中由執行機構直接審查確認追加。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因為,現行執行程序立法滯后,僅按照現有程序法的明確授權范圍,已被實體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明確了的雙方無責任爭議的主體責任事實,無需訴訟程序追加可以確認的,不在執行程序中由具有一定司法裁決權的執行機構直接審查追加,似乎有悖于減少訴訟成本,節省司法資源,增進司法效益的司法高效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爭議調解協議書
2021-01-15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保險代理人解除合同需多久
2021-01-30土地轉讓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27土地轉讓協議標準格式是什么
2021-01-01拆遷安置房如何選擇比較好
2021-03-15城中村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1-01-16拆遷戶口申請書介紹
2021-03-03拆遷評估會過期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