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到假冒偽劣商品可以要求哪些賠償?
消費者如果在商場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有權要求商場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此外,還可以要求懲罰性賠償,消費者對生產或銷售假冒偽劣問題主張懲罰性賠償的法律依據,主要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對有欺詐行為的消費糾紛,《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了消費者主張雙倍賠償的權利。對生產或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安全法》賦予了消費者主張十倍賠償的權利。
二、針對假冒偽劣商品的處罰是什么?
我國《刑法》第140條規定,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消費者如何維權?
1、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清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對消費者維權各項法律法規,才能更好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2、購買前了解商品屬性。對于商品的種類、規格。性能、原材料、結構、合格證,出廠日期、消費期限、使用說明、售后服務等有關商品自身的情況以及商標、廠家、生產地、經銷者等關于商品生產經營者的情況應盡可能地了解。
3、保存購買憑證。購買后應盡可能要求銷售者出具發票、收據或其他書面的證明材料,以便在受到侵害時,能夠有效地進行索賠。
4、自動與商家協商。當發現購買商品與自己的需要不相符合時第一時間與商家協商溝通,指出自己的購買目的與產品不符合,申請更換或者退貨。
因為不同的假冒偽劣商品給消費者造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有的時候,消費者買的這些假冒偽劣商品,在使用的過程當中可能都直接傷害到了人身安全,這樣一來消費者就可以要求商家賠償醫療費跟其他的財產損失,所以這個問題是要消費者自己分析的。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喪偶再婚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2021-01-14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婚約財產糾紛有哪些
2020-12-04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行政處罰公示期多久
2021-01-24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母子公司間派遣員工,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08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