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人們可能會到照相館里去拍一些藝術照片。這些藝術照片必須是在自己同意之下,展覽館,才能夠向外展覽的。否則的話,是不能夠對外展示的,因為有可能會構成肖像權的侵犯,那么很多人想了解一下。侵占犯肖像權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一、侵占犯肖像權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什么是肖像權
肖像權,是指自然人對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現、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權利,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
根據法律規定,公民的肖像權的內容為:
(1)肖像制作權。是否將形象轉化為肖像,決定在肖像權人,沒有征得同意或經默認,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制作肖像權人的肖像。同時,肖像權人有權制止他人擅自制作自己的肖像。
(2)肖像使用權。即肖像權人有權將肖像有償或無償轉讓與其他人根據約定的用途使用。
(3)肖像擁有權。公民可以擁有自己的肖像,可以保存、收藏自己的肖像。
(4)肖像維護權。公民在其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對其肖像進行毀損、玷污、丑化時,有權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行為,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二、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如何界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
1、未經本人同意;
2、以營利為目的。
不構成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未經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都會構成侵權。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因社會公共利益,可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1)使用社會公眾人物肖像;
(2)為宣傳報道而使用參加游行集會、游園活動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當的輿論監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緝犯罪嫌疑人或報道已判決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為肖像權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國家機關為執行、適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為證據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為了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他人肖像。
首先,小編在這里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侵犯他人肖像權,到底指的是什么。其次就是侵犯他人肖像權,肯定會進行民事方面的賠償,在這里也給大家介紹了賠償的具體范圍。也可咨詢律師。
侵害肖像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如何認定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侵犯肖像權要承擔哪些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賠償案件不公開質證應當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5勞務派遣安全事故如何認定
2020-12-31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行政非訴執行期限是多久
2020-11-08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客體是什么意思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