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肖像權的排除是哪幾種情況?
肖像權的行使,在某種場合下要受到限制,這主要是基于國家、社會的公共利益的需要。肖像權的合理使用可以大致歸納為以下幾種情況:
1、使用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的肖像,如政治家、外交官、人大代表、知名學者、社會活動家、作家、藝術家、運動員等各類社會知名人士,其活動往往為社會公眾所普遍關注,而其活動本身,通常也同時體現國家的政治生活、國家活動、社會焦點或公眾興趣。
2、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而強制使用公民的肖像。
3、使用在特定場合出席特定活動的人物的肖像,例如機會、游行、儀式、慶典等活動的人的肖像。
4、為了自然人本人的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而使用其肖像。
5、為了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的目的而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他人肖像。
6、基于肖像作品著作權的使用。肖像是以作品形式存在的,因此在肖像上同時存在著肖像權和肖像作品作者的著作權。
二、我國規定侵犯肖像權的處罰多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
一是未經本人同意;
二是以營利為目的。
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贏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簡單的概括一下的話,可以排除侵犯肖像權的都是因為出于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需求。就像是在宣傳國家利益的情形之下,可能難以避免的就會需要使用我國政治家和外交官以及重要的人大代表的這些人員的頭像,也并非在任何場合之下,別人沒經過自己的同意使用肖像就構成侵權行為。
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包括哪些
被他人侵犯肖像權怎么辦
侵犯肖像權的認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虛假簽字能否行政訴訟
2021-02-13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0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死亡事故理賠流程
2021-01-24提前還貸后如何退保險?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