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離婚案件比較特殊,當事人一方是精神病患者,由于精神病患者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在處理離婚財產分割的時候,相對比較麻煩。經過監護人變更,精神病患者的親屬可以幫助其處理財產分割。那么精神病患者離婚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下面我們來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精神病患者離婚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與精神病人離婚時的財產分割,原則上應該一人一半,但是需要考慮精神病人一方離婚后的生活問題,通常會多給與部分的補償。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這里的“照顧”,既可以在財產份額上給予女方適當多分,也可以在財產種類上將某項生活特別需要的財產,比如住房,分配給女方。畢竟從習慣勢力上、從傳統因素的影響所造成的障礙上、從婦女的家務負擔、生理特點上講,離婚后一般婦女在尋找工作和謀生能力上也較男子要弱,更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幫助。同時,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要特別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權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不能列入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在離婚分割共同財產時,不應損害財產效用、性能和經濟價值。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產資料進行分割時,應盡可能分給需要該生產資料、能更好發揮該生產資料效用的一方;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活資料進行分割時,要盡量滿足個人從事專業或職業需要,以發揮物的使用價值。不可分物按實際需要和有利發揮效用原則歸一方所有,分得方應依公平原則,按離婚時的實際價值給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二、精神病患者如何提出離婚訴訟?
精神病患者屬于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而配偶又是其法定的監護人,所以,一方在提出離婚訴訟前,必須先要求人民法院變更精神病患者的監護人,在確定了新的監護人后,才能由新監護人代理精神病患者參加離婚訴訟。在審理一方是精神病患者的離婚案件中,應根據具體情況分析雙方感情是否確已破裂。有關司法解釋中規定,如一方婚前隱瞞了精神病,婚后經治療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對方患有精神病而與其結婚、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都可確認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而判決準予離婚。
按照規定,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按照男女平等、照顧子女及有利于生活等原則執行。而精神病患者屬于離婚雙方中弱勢的一方,在分割共同財產的時候應該給予一定的照顧和傾斜。這些就是精神病患者離婚財產分割原則,法院在審理此類離婚案件的時候,也會按照這些原則,處理財產分割。
離婚財產轉移技巧
涉外離婚財產分割法律如何規定
離婚財產糾紛法院怎么收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包辦婚姻會長久嗎,有哪些危害
2021-01-11主合同找不到了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3-19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指什么
2020-12-17關于機動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01土地轉讓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31遇到拆遷,是選安置房還是選貨幣
2020-11-09桐城農村拆遷安置房商品房有哪些區別
2021-02-09清遠市農村宅基地拆遷申請人包括哪些
2020-11-10新鴻基合景泰富聯手瀾石舊改
2020-12-03舊城改造拆遷安置補償有哪些方式
2020-12-24屋主不簽字,房屋能偷拆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