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履行遲延應承擔哪些違約責任
根據損害與違約行為之間的關系可分為:直接損失,即由違約行為直接引起的損失;間接損失,即由違約行為非必然地、間接的引起的損失。
而根據經濟學上關于損失計算之參照標準可以分為:
(一)預期利益的損失,即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期望從此交易中獲得的各種利益和好處,或者說,“假如合同能夠完全履行的話,非違約方所應獲得的全部利益”
(二)信賴利益的損失,即“法律行為無效而相對人信賴其為有效,因無效之結果所蒙受之不利益,故信賴利益又名為消極利益和消極的契約利益”
(三)機會利益損失。我國《合同法》第3條第一款規定:“……損失賠償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獲得的利益……”因此,債務人所應當負責賠償的損失,必須與遲延履行有因果關系。
在違約責任中,因果關系是歸責的重要前提。因為,一方面,任何人都必須對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后果承擔責任,(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害除外),要確定責任,必須確定引起損害后果發生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因果關系對于損害賠償的范圍之確定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表現在因果關系決定著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的區分,而且也是隨損害賠償范圍做出限定的標準。在此問題上,各國立法和司法實踐主要采納了三種學說:可預見理論、充分原因說及直接損害說。從我國法律規定來看,我國合同法采納的是可預見性理論,即合同當事人將對其應當預見到的損害負賠償責任。
二、什么是履行遲延
履行遲延有兩種含義:廣義的包括給付遲延(債務人遲延)和受理遲延(債權人遲延),狹義的履行遲延則單指債務人的遲延。本案屬于給付遲延,即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到來時,能夠履行而沒有按期履行。構成履行遲延須符合下列條件:
1、有合法的債務存在
2、違反了履行期限之規定。判斷債務人是否遲延履行通常以債務是否到了履行期限而債務人是否履行債務為標準,履行期限到來后,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將構成遲延,當然,在許多情況下,債務人在遲延一段時間后,還會做出履行,但如果拒絕履行債務,此時,遲延履行已轉化為拒絕履行。
3、在履行遲延情況下,履行是可能的,不存在因債權人原因致債務不能履行的情形。本案中,被告在接受原告標書后,立即履行是可能的。
4、履行期限到來后,債務人沒有履行債務。
5、遲延履行沒有正當理由。按照誠信原則的要求,如果在特殊情況下,債務人確有正當理由而暫時不能履行合同,可以被免除實際履行的責任,或者債務人依法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而暫不履行債務,則不構成遲延。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履行遲延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只有當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害是可以預見的情況下,才能認為損害結果與違約有因果關系。故可預見性理論可以限制事實上的因果關系的發生,將損害賠償責任限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個人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3-05單方簽名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262020年最新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租賃的企業環境違法由誰承擔責任
2021-02-11行政訴訟證據規定哪些
2020-12-10樓上空調外機聲音大算不算擾民
2020-11-26工傷申請財產保全要錢嗎
2021-03-07網絡仲裁對網貸有用嗎
2020-12-22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