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的區別是什么
現實生活中合同中的違約行為很常見,侵權行為也很常見,而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的區別是需要注意的。那么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的區別有哪些呢?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的區別主要有以下方面:
1、歸責原則不同侵權責任通常以過錯責任為基本原則,而僅對極少的特殊侵權行為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違約責任采用嚴格責任原則,即只要行為人的違約行為,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抗辯事由,行為就應承擔違約責任,受害人只需證明違約方有違約行為,不需證明其是否有過錯。這是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的區別中很顯著的一點。
2、舉證責任不同在一般侵權責任中,受害人有義務對加害人的過錯舉證,在特殊侵權責任中,由加害人反證自己沒有過錯。違約責任中,違約方應當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否則應承擔違約責任。相比之下,違約訴訟中受害人的舉證責任較小,負擔較輕。這也是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的區別中很重要的一點。
3、責任構成要件不同侵權責任中,損害事實是侵權責任的前提,無損害事實便無侵權賠償,損害事實是物權的債權保護法行使前提的體現,即要有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等事實;在違約責任中,行為人只要實施了違約行為,且不具有有效的抗辯事由,就應承擔違約責任,并不以造成損害為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的前提。
4、義務程度不同合同的義務程度往往是根據合同當事人的意思和利益關系確定的。根據大陸法系各國的規定,在無償合同中,利益出讓人只應承擔極低的注意義務。而在侵權行為中不存在法定義務程度因當事人的利益關系決定的問題。所以某些形式上的雙重違法行為,依據侵權法已經構成違法,但依據合同法卻可能尚未達到違法的程度,如果當事人提起合同之訴,將不能依法受償。
5、責任承擔方式不同侵權損害賠償包括財產損害賠償、人身傷害賠償及精神損害賠償,損害賠償范圍、方式不能由當事人事先約定;違約責任包括損害賠償、違約金、定金、實際履行等責任形式,但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賠償方式范圍可由當事人事先約定。
6、責任范圍不同違約當事人的責任范圍要小于侵權行為人的責任范圍。因為侵權損害賠償以行為人實際造成的損害為賠償標準,且在造成特定傷害時,行為人還要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而違約責任采用“可預見性”標準來限定賠償賠償范圍。
7、對第三人的責任要求不同侵權責任中,基于物權的追及力及優先效力,貫徹了行為人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原則,行為人僅對因自己的過錯致他人損害的后果負責,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損害的,第三人要承擔損賠償責任;違約責任具有相對性,即使是由第三人原因致使債務人違約,債務人仍需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然后才能向第三人追索。
8、責任人抗辯事由不同侵權責任中責任人的抗辯事由可分為正當理由和外來原因,其中正當理由包括依法執行職務、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自助行為和受害人同意,外來原因分為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被害人過錯和第三人行為;而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僅限于不可抗力,且當事人事先約定免責條款和不可抗力的具體范圍。
9、訴訟時效不同由于,侵權的證明建立在人證、物證和受害人傷害狀況的基礎上,其證據的作用因時間的推移容易發生變化,而違約責任的證明建立在書證和物證的基礎上。因此,從我國和世界各國的的民法規定來看,侵權責任適用的多為短期訴訟時效,違約責任訴訟時效為長期普通訴訟時效。
10、案件管轄不同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的區別還包括對于管轄的不同。根據我國民訴法規定,侵權訴訟以被告所在地或侵權行為地法院管轄;違約訴訟以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當事人可以約定被告所在地、合同簽定地、合同履行地、標的物所在地等法院管轄。
以上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的區別是什么的相關內容,希望有幫助到您。如果你還有其他法律相關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這兒有專業律師為您提供解答,祝您生活愉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誤工費全責方出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02管轄權異議需要聽證嗎
2021-02-07朋友行政違法會如何處罰
2021-03-04監護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6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如何鑒定交通事故車損
2021-01-04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建筑房屋總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