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中止履行合同的理由能否成立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如果后履行一方已經瀕臨破產,處于停產或半停產,遭受經營上或財產上的重大損失,因資金困難而不能支付相互間先期發生的債務,已經嚴重影響到先履行方債權的實現,均可認為屬于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轉移財產是指將自有的財產隱匿起來或者無償及低價將財產轉讓給他人的行為。抽逃資金是指在不改變工商登記的情況下將資金轉移隱匿的行為。如果抽逃的資金是公司的注冊資金,根據刑法的規定,構成抽逃出資罪,是犯罪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
3、喪失商業信譽。如果一方主體喪失了商業信譽,那么交易對方理所當然地要懷疑其履約能力。如商場多次經銷假冒偽劣商品,所賣商品質量低劣,多次不履行與他人合同,不付款等情況,均可認為喪失了商業信譽。
4、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這是一個概括性的條件,適用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而立法時又無法一一列舉的情形,同時留給法官自由裁量的權利。
二、注意相關問題
1、要有確鑿的證據。《合同法》中規定,當事人沒有確鑿證據,中止履行合同的,應承擔違約責任。在行使這項權利時,應掌握對方財產狀況明顯惡化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等事實客觀存在的確切證據。絕不能因道聽途說或自己主觀臆斷,而隨意中止履行合同。
2、必須及時通知對方。合同是雙方性的,當自己自動中止合同履行后,應及時通知對方,以免給對方造成不應有的損失。有的合同當事人財產狀況惡化是由于產品不對路或經營性虧損而造成,是出于無奈的;一方及時通知對方,對方就可以想辦法恢復履行能力,這樣合同繼續履行就成為可能,雙方的損失也就不會因中止履行而擴大。
3、在對方提供擔保后,應當繼續履行合同。前面說到,有的合同當事人造成先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財產不安全,使他“不安”是出于某些特殊情況,只有他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能力或必要繼續履行合同,這就應當允許他恢復履行能力并提供擔保,及時解除不安抗辯權的行使,繼續履行合同。當然,如果通知對方中止履行后,對方沒有為恢復履行能力提供擔保,就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
第六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合同中止的話是要符合一定的條件的,也有幾個方面導致。這個是有相關的法律規定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運輸合同存在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2021-01-31肇事司機逃逸該怎么做
2021-03-03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