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履行抗辯應該適用于應同時履行的雙務合同,合同有了履行順序,還把履行順序在后的一方對履行順序在先的一方的抗辯稱為同時履行抗辯的說法不夠準確。筆者認為,畢竟先履行抗辯與同時履行抗辯在構成要件、適用情形等方面都不同,先履行抗辯是對違約的抗辯,先履行抗辯權人可以在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拒絕履行的同時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前者是消極的保護,后者是積極的保護,被違約方可根據需要和實際情況決定具體方法保護自己,而在同時履行抗辯情形下,雙方可以行使抗辯權拒絕在對方履行前履行,任何一方都沒有違約責任。在我國,以前立法并沒有這方面的規定,而且在司法實踐中確有對后履行一方保護不力的情況。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分別承擔各自應負的民事責任。由于雙務合同雙方義務的互為條件性,實踐中雙方都有過錯,都應當承擔責任的情形比較少,有的法官卻把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沒有履行債務,應當后履行的當事人因而拒絕履行的情況認定為雙方違約。所以明確規定后履行一方的抗辯權,有利于區分雙方違約和單方違約。
我國合同法分別規定了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構成了完整的雙務合同抗辯權制度,在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都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這樣雙務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都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行使抗辯權,維護自己的合同利益,這樣一個體系應該來說比由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兩種制度構成的抗辯權體系更加清楚明確。先履行抗辯權是對違約的抗辯,后履行一方的后履行利益如果因為對方的違約而失去,不僅可以追究對方違約責任,而且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拒絕自己合同義務的履行。當然,這種抗辯權只能暫時中止后履行方的履行義務以期待對方作出補正,并不能消滅這種義務。當事人可以視需要采取包括先履行抗辯和其他違約救濟在內的手段保護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官司沒錢請律師該怎么做
2021-01-24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1注冊公司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20專利代理人可以掛靠嗎
2021-01-02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
2021-02-15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保險費的特性有哪些
2021-02-20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