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xx縣xx鎮的A于2008年3月18日與B再婚。之后,夫妻倆經商量,決定在xx縣城購買一套商品房送給A與前夫所生的兒子做結婚新房用。2010年7月20日,A找到同村好友C借錢,知道對方來意后,C當即同意出借人民幣4萬元。A接收錢款后,出具一張借條交給C,借條內容:今借到C人民幣4萬元,限于當年12月底還清。落款日期為2070年7月20日。隨后,A還拿出其與B的《結婚證》原件交給C,說是作抵押擔保用,保證到時候他們夫妻倆全額償還借款。
然而,還款期限已逾期好一年多,經C多次催收,A均夫婦均遲遲不肯還款。眼看對方“賴賬”已快過三年,萬般無奈之下,C只好一紙訴狀遞交xx縣人民法院,將A、B夫婦推上被告席,請求法院判令兩被告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
法庭上,A稱:“我向原告借款4萬元是事實,但還款期限為2070年12月底,有借款時出具的借條為憑。現還錢時間未到,我不同意提前償還。”B則另有一番說法:“我與A結婚時,雙方已經約定,婚后各人向他人借款不作為夫妻共同債務,由個人自己償還,現我本人沒有向原告借款,也沒有在《借條》上簽字,這筆債務系A個人所借,與我無關,我本人不應承擔共同償還的責任。”
xx縣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A向原告借款本金人民幣4萬元,事實存在,其本人對已借得原告的款項亦予認可。《借條》載明限期還款的時間為12月底,落款時間雖為2070年7月20日,但根據常理,并結合案件實際情況,該借條落款時間有筆誤,應為2010年7月20日。被告A提出落款時間為2070年,還款時間應為2070年12月底的主張,顯然與實際不符,法院不予采信。根據我國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債權人就婚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被告B與被告A系夫妻關系,對該債務應承擔共同償還的責任。被告B提出本人不應承擔共同償還責任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庭審中也未向法庭提供本人不應承擔共同償還責任的相關證據,故被告B的抗辯理由,法院不予采信。據此,法院作出前述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廉租房能抵押給私人嗎
2020-11-23法律對大學生實習期工資有規定嗎
2021-02-14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人壽保險索賠需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11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