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房子過戶費用具體有什么
(一)、稅類:
1、契稅按照產價百分之二;
2、印花稅按照產價萬分之五。
(二)、費類:
1、登記費80.00元;
2、交易手續費的百分之二(按產價);
3、工本費20.00元
在離婚房產過戶費用的問題上,很多離婚夫妻關注的還是離婚房產過戶是否會免收契稅。
依據我國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離婚房產過戶要不要收取契稅分情況處理:夫妻離婚,對共有房產重新分割或歸屬一方的,不征收契稅。原屬于夫妻一方所有的房產,離婚時權屬發生變化的,應按贈與行為征收契稅。但是離婚房產過戶的,不收取個人所得稅。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在具體地區契稅的是否收取及收取數額可能會有區別。因此,在離婚房產過戶時,可以去相關部門進行咨詢也可以咨詢律師,在律師的幫助下辦理離婚房產過戶。
離婚房產過戶交稅:
對于夫妻因離婚辦理房屋產權過戶,屬于房產共有權的變動,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離婚析產是免交易稅費的。辦理離婚產權過戶的手續為:
1、到公證處辦理析產公證(費用約500-800元)(注:如有離婚判決書的話可免該步驟,即無需辦理公證);
2、到交易核心辦理轉繪(一般即日可出);
3、 到房管局辦理免征契稅申請(約10個工作日);
4、辦理析產登記手續(約7個工作日)并繳交50元登記費;
5、取證(交證照印花稅5元)
夫妻離婚房產產權變更涉稅問題
離婚房產分割涉稅問題,主要是房屋產權變更環節。按法律規定對婚后財產(房屋)不管產權所有人是誰(其中一方)都屬于夫妻共有財產,在析產時可能有三種情況:一是一方放棄全部歸另一方擁有;二是雙方各擁有一部分;三是房屋歸一方所有,另一方按房屋份額得到補償。如果原房屋的產權所有人是離婚后的持有人,不需要辦理變更手續。如果原產權所有人不是離婚后的持有人,則需要產權變更,變更時主要涉及以下幾個稅種的征免界定。
(一)關于營業稅問題,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金融商品買賣等營業稅若干免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111號)第2條規定: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土地使用權,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暫免征收營業稅:其中第(一)項:離婚財產分割;第(二)項: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對一方放棄全部歸另一方擁有,屬于無償贈與配偶;對各擁有一部,屬于離婚財產分割都暫免征收營業稅。對一方擁有,另一方得到補償也應該屬于離婚房產分割暫免征收營業稅。
(二)關于契稅問題,在離婚分割房產辦理產權時可按《國家稅務局關于離婚后房屋權屬變化是否征收契稅的批復》(國稅函[1999]391號)規定判定,即:“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共有房屋屬共同共有財產。因夫妻財產分割而將原共有房屋產權歸屬一方,是房產共有權的變動而不是現行契稅政策規定征稅的房屋產權轉移行為。
因此,對離婚后原共有房屋產權的歸屬人不征收契稅。”也就是,無論是分割后辦理各方擁有產權,還是歸一方擁有產權,也無論是一方放棄還是一方得到補償,在變更產權時都不征收契稅。
(三)關于個人所得稅問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無償受贈房屋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78號)規定:以下情形的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當事雙方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其中第三條第(一)項規定:“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
房子過戶是需要繳納稅的,具體的過戶費每個地區都是不一樣的。不過夫妻之間的過戶跟繼承或者是贈與的房產一樣是不收取轉讓費用的,但是會收取工本費。離婚辦理過戶手續很簡單,只要帶著相關的房產證件,以及證明兩人關系的資料就可以辦理。
如何對房產過戶費用計算
房產過戶糾紛之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房產證過戶費用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該承擔何種責任
2021-03-04被擔保的主債權種類有哪些
2021-03-03股份有限公司向銀行貸款需要股東簽字嗎
2021-02-01車禍劃分責任要多久拿的到
2021-01-24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人到中年買保險
2021-02-07承包林地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1-30拆遷安置房產權證辦理
2020-11-24拆遷安置房能交易嗎
2020-12-27廣州舊城改造規劃:與歷史為善 與公益結盟
2021-01-28專家提醒廣州慎重對待三舊改造 不要操之過急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