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贈與房產給夫妻共同財產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婚姻法》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二、法定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及相關法律規定,夫妻共同財產具體主要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的各項合法收入以及由該收入轉化而成的各項財產和財產性權利。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自結婚登記之
日起至離婚登記或離婚判決生效。具體的應包括:
(一)夫妻雙方各自的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性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是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實際取得或者已經明確可以取得的財產性收益;
(四)繼承或接受贈予所得的財產;
(五)軍人名下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一次性費用的,以夫妻婚姻關系存續年限乘以年平均值的所得額;
(六)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七)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三、法定夫妻共同財產的特征
第一,時間的限定性。即從領取結婚證開始,到解除夫妻關系為止的婚姻關系存續的整個期間的勞動所得、生產經營所得、投資所得、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和贈與所得,以及其它合法所得都是夫妻共同財產。即使雙方未同居、或分居兩地,也不論財產是一方或者雙方分別管理、使用,只要是婚后所得財產,就是夫妻共同財產,如工資,獎金,是最具有時間性的。
第二,僅局限于所有權范疇的財產的歸屬利益。即有形的實物、現金和可預見的收益。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對于父母贈與的財產是否作為夫妻共同財產應當結合實際的認定情況而定,如果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那么在離婚財產分割時就需要按照公平平等的方式進行分割處理,否則就屬于一方財產是不可以進行平等分割處理的。
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結婚多長時間房子是夫妻共同財產?
夫妻共同財產贈與無效的情況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解決賣方違約拒絕賣房的問題
2020-12-26超出紅線建設如何處罰
2021-03-23被警察誤抓有賠償嗎
2021-02-14如何用法律來保護平等權
2021-02-02兼并重組的債務包括什么
2020-12-05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認定
2020-11-28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什么是保險理賠原則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