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是否有效?
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是無效的,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合同和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也應適用該條規定。但在認定是否符合構成條件時卻需細細斟酌。
關于欺詐、脅迫的標準,與一般合同的認定標準沒有區別。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后,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將欺詐、脅迫在條文中作了明確而突出的規定。
關于重大誤解的標準,主要是指對約定內容本身的重大誤解,而且必須達到"重大"程度。重大誤解不包括對法律規定的誤解。如將價值很小的文物誤認為價值很大并以此為基礎分給財產的,就屬于重大誤解。但如果認為財產分割協議并不產生法律效力,財產分割應在協議離婚后另行起訴解決的誤解就不屬于重大誤解。
對于乘人之危的標準,一個難點是一方利用對方急欲離婚的心態要求多分財產而對方又同意多分的情形是否構成乘人之危的問題。
二、其他法律規定,
至于顯失公平,在適用時應最嚴格。顯失公平主要對照的是市場經濟中公平、等價有償原則。而財產分割協議中最主要的原則是自愿原則。夫妻離婚的具體理由千差萬別,當事人離婚時的感情也往往"剪不斷,理還亂",當事人之間處理財產也就各有千秋,不應該用更具社會性評價意義的公平、等價有償原則來考察其分配是否公平。所以,只要簽訂的財產分割協議不存在欺詐、脅迫、重大誤解或乘人之危的情形,當事人自愿將大部分財產甚至全部財產給對方,一般都不應當被認定為顯失公平。只有在當事人文化、法律知識匱乏,一方自愿分得的財產相對少得多,其又非出于快速離婚等目的,并因此分割而使離婚后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的,可以顯失公平為由合理矯正分割方案。
以上是關于可變更和可撤銷構成條件的實體方面的分析。但在程序上,只要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起訴,法院就應受理,以保護當事人的訴權。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非常明確:"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后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審理后查明構成可變更和可撤銷的,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另外,由于財產分割協議也適用婚姻法的規定,所以,因其引起的糾紛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而不能約定提交仲裁機構仲裁。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財產分割的協議是可以由當事人自己來進行定義的,也就意味著并不需要一定通過法院的判決來做出一個分割,當然這樣的一種定義必須是雙方當事人內心最深處的表達。
分居財產分割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同居財產分割的證據有哪些?
個人合伙退伙財產分割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討薪找哪個部門最有效
2020-12-23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代寫遺囑有效條件有什么規定
2021-02-27分居半年可以起訴離婚嗎
2020-12-22該案贍養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0回避的適用情形
2020-12-04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無子女的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1-03-24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代理商出具的授權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09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