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可撤銷的原因
1、欺詐。欺詐是指以使他人陷于錯誤并因此為意思表示為目的,故意陳述虛偽事實或者隱瞞真實情況工行為。
2、脅迫。所謂脅迫,是以將來要發生的損害或以直接誘因加損害相威脅,使對方產生恐懼并因此而訂立合同。
3、乘人之危。所謂乘人之危,是指行為人利用他人的危難處境或緊迫需要強迫對方接受某種明顯不公平的條件并作出違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乘人之危的合同應具備如下要件:
(1)一方乘對方危難或急迫之際逼迫對方。
(2)受害人出于危難或急迫而訂立了合同。
(3)不法行為人所取得的利益超出了法律允許的限度。
4、重大誤解。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作出意思表示時,對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項存在著認識上的顯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行為人受到較大的損失,以至于根本達不到締約目的。
5、顯失公平。顯失公平,是指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明顯不對等,使一方遭受重大不利。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等價有償原則的,可以認定為顯失公平。
6、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所謂重大誤解是指當事人對合同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種類、質量、數量等涉及合同后果的重要事項存在錯誤認識,違背其真實意思表示訂立合同,并因此可能受到較大損失的行為。合同訂立后因商業風險等發生的錯誤認識,不屬于重大誤解。
7、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合同。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對方沒有經驗,在訂立合同時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行為。此類合同的“顯失公平”必須發生合同訂立時,如果合同訂立以后,因為商品價格發生變化而導致的權利義務不對等不屬于顯失公平。
8、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對于這種類型的可撤銷合同,需要注意的是:1、因一方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如損害到國家利益,則屬于無效合同。對于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則不用考慮是否損害國家利益,一律屬于可撤銷合同。2、并非所有的合同當事人都享有撤銷權,只有合同的受損害方,即受欺詐方、受脅迫方等才享有撤銷權。
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能自己修改事故認定書嗎
2021-02-23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程序是什么
2021-01-17虛擬貨幣是什么
2021-03-15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