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對明知以自己名義簽訂的合同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應當來說,《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對這個問題的規定是不一致的。除去表見代理的情況之外(構成表見代理的,《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定是一致的,被代理人都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民法通則》規定本人需要對他人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而《合同法》則規定應當由行為人承擔責任。應該適用哪一個規定?對于法律適用,從形式上來說,首先考慮的是法律位階。兩部規范性文件都是全國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法律位階是一樣的,不存在高低的問題。因此從法律位階上是無法確定適用的。法律適用的原則是特別法優于普通法、新法優于舊法。一般來說,《民法通則》是有關基本民事行為的規定,涵蓋了一般的合同行為在內,一般的民事行為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合同法》是合同行為的專門性規定,合同行為適用《合同法》的規定。本案的股權轉讓協議是一個合同行為,應當適用《合同法》的規定。相對于《民法通則》來說,《合同法》是特別法、新法,應當優先適用。
從公平的角度來說,要當事人對以自己的名義實施的合同行為承擔法律責任不盡合理,也不現實。在《合同法》的規定中,具有要約內容的商業廣告或者懸賞廣告,視為要約。相對人一旦實施了該廣告中的內容,合同成立。在這種成立合同的過程中,要約的相對人是不特定的。如果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本人如果知道了他人以自己的名義作出了商業廣告或者懸賞廣告,就必須作出否認表示,否則就要承擔責任。但是鑒于要約的相對人是不特定,本人是沒有辦法作出否認表示的。這種情形下要本人承擔責任,顯然不合理。《民法通則》規定的以他人名義實施的民事行為既可以包括合同行為,也可以包括侵權行為。既可以是合法行為,也可以是非法行為(注意《民法通則》第五十四條對民事法律行為的規定,即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對于那種侵犯本人姓名權而從事的合法的或非法的行為,是否還堅持認為應當由本人對行為人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呢?當然不可以。因此,對于本人知道他人以自己的名義簽訂的合同,應當由行為人承擔責任,而不應該由本人承擔責任。
當事人對明知以自己名義簽訂的合同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嗎?委托他人簽訂合同時,對于責任承擔必須要清楚,在合同簽訂之前就應該要說好。對當事人對明知以自己名義簽訂的合同有責任卻不肯依法承擔時,可以找律霸網律師進行詢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質量有問題該如何
2021-01-23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流程該怎么走
2020-11-16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投資者如何參與科創板
2020-11-20農村的房屋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9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婚前財產約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6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單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3-1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指什么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