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未約定履行期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一般來說,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應該約定好履行期限,但實踐中,由于當事人的疏忽等,合同中常只約定價款或者報酬而未明確約定履行期限,當因此而產生爭議和分歧時,該如何解決呢?以下是律霸網小編收集整理的一些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對于合同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法》中做出了規定:
第六十一條 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六十二條 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第一百六十一條?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支付價款。對支付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買受人應當在收到標的物或者提取標的物單證的同時支付。
二、什么是合同的履行期限
合同履行的期限是買賣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協商訂立合同過程中約定的,是用來界定合同當事人是否按時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延遲履行合同義務的客觀標準,是雙方履行合同的時間界限,該界限經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上簽字生效,受法律保護,違反該約定,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合同履行的期限,以日、旬、月、季、半年度、年度或跨年度計算。在買賣合同中的履行期限,實際上就是出賣人交付標的物、買受方支付貨款的時間。
我國合同法中有關合同無效的規定主要有法定無效、被撤銷以及自然終止三種,其中有效期屆滿的無效屬于合同自然終止一類。按“合同有效期”的文意上理解,即過了有效期,就意味著其沒有了任何效力,當然,合同法特別規定的除外,如合同法第九十八條: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也就是說,在滿足合同約定的有效期的前提下,合同本應失效,但實際上仍然有發揮其效力的需要存在,如合同中結算、清理條款的效力、諸如保密條款等后續義務的效力、以及事后當事人根據合同內容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的效力等,這些實際上與合同有效期的含義形成了一定的沖突。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情況下如果合同里面的人員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履行合同是需要承擔違約責任的,雙方可以協商違約責任,也可以對另一方進行損失賠償。具體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購房資格導致不能履行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2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實現抵押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1事故鑒定有關的處理時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7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企業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保單保全受理多久解開
2021-01-14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外包的意義
2020-12-16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