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的債務,究竟是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應根據債務的性質、形式、范圍及負債的原因、去向等因素進行判斷。因是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超出日常生活需要范圍,應認定為個人債務,但出借人能夠證明負債所得的財產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經營所需或夫妻另一方事后對債務予以追認的除外。
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夫妻共同生活是夫妻共同債務的內在本質,是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的根本區別,也是認定夫妻共同債務的唯一法定標準。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夫妻共同債務的性質決定了夫妻一方舉債借款必須為夫妻共同生活所需。因此,認定夫妻共同債務,應當以符合夫妻共同債務性質為前提條件。
夫妻做生意是共同財產還是個人財產?夫妻婚前財產會被執行嗎?
所謂夫妻共同債務,通常是指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或者一方為維持共同生活需要,或出于共同生活目的從事經營活動所引起的債務。夫妻共同債務主要是為“夫妻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扶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這其實就限定在日常家事代理所負債務范圍內。根據《婚姻法》解釋(一)第十七條規定,夫妻之間因日常生活需要具有家事代理權,但非因日常生活需要所做出的有關財產方面的重要決定,應當經另一方同意。將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舉債限定在日常家事代理或者“為夫妻共同生活”范圍內。
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對外借款,該債務性質如何界定,不能機械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而應根據舉證責任分配原則確定,對“借款用途”的事實一般應由舉債人承擔舉證責任,舉債人不能舉證的,由債權人承擔替補舉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這是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即“誰主張誰舉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強拆與行政強拆有什么區別
2020-12-04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交通刑事責任會坐多久
2021-01-14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1-01-14農村集體土地轉讓
2021-03-17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