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簽訂的合同是不是都有法律效力
案例1:小紅要報考在職研究生,報名表需要單位蓋章同意。公司提出,雙方必須再簽訂一份為期5年的合同,若她在合同期內跳槽,必須賠償10萬元的違約金。為了能及時報上名,小紅只得違心地簽了這份合同。
案例2:倪小姐與公司簽訂了為期2年的合同,雙方約定試用期為6個月,同時規定,在試用期內,雙方都可以隨時解除合同。在倪小姐工作了5個月后,公司突然通知倪小姐不用上班了,公司已經決定與她解除合同。
案例3:劉先生與公司的合同中規定,在他離開公司后的3年內,不得到同類的公司工作,否則必須賠償公司10萬元的違約金,但是合同并沒有提及這3年中公司應給予其多少經濟補償。
從表面上看,這三份合同都經過了雙方當事人的認可并簽字蓋章,都是自愿簽訂的,應當生效。然而在這四份合同的當事人之間出現糾紛后,以上的條款都被有關部門認定為無效條款。因為這些條款都與現行的法律法規政策相違背。
小紅雖然違心地簽了那份必須再為公司服務5年的合同,但是,這是在公司的威逼下的違心行為。而《勞動法》規定:“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為無效合同。
倪小姐的為期2年的合同中規定,試用期為6個月,這違反了《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有關試用期的規定,即合同期滿1年不滿3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3個月。因此,從第4個月起,倪小姐就進入了正式聘用期。用人單位要提前解除合同,必須提前30天通知,而且還要給予經濟補償。
劉先生的合同雖然約定了競業禁止,但在這個規定中,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對等。上海市勞動局《關于實施〈上海市勞動合同規定〉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在合同中約定掌握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時期內(不超過3年),不得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到具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但用人單位應當給予該職工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的數額及其支付辦法可以在合同中一并約定。”由于合同只對劉先生單方面約定了義務而沒有權利,所以這個條款也是無效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自愿簽訂的合同是不是都有法律效力”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案例的分析,自愿簽訂的合同并不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合同違反法律規定的,合同是無效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公司減資需要審計嗎
2020-11-10之前工傷鑒定十級現在公司破產怎么辦
2021-02-24涉外離婚孩子撫養權
2020-12-15股權登記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28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精神損害賠償金多少
2021-01-03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有出讓土地的經濟適用房嗎
2021-03-02土地轉讓違法嗎
2021-02-12土地轉讓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