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賠償金是指一方當事人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而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時,依照法律和合同的規定所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
在1999年10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3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合同法》第113條第一款所規定的內容,我們稱之為違約責任中的完全賠償原則。所謂完全賠償原則是指因違約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損失都應當由違約方負賠償責任。所受損害,指因損害事故的發生致使賠償權利人現有財產所減少的數額。所失利益則是指因損害事故的發生使賠償權利人財產應增加而未增加的數額。在確定所失利益的數額時,應當注意:1、受害人有權就他依照合同本來應該獲得的可得利益要求損害賠償,但這些利益必須是純利潤,而不應包括為取得這些利益所支付的費用。2、受害人仍有權就其因為對方的違約所遭受的各種費用支出要求損害賠償,但這些費用支出的性質屬于所受損害而非所失利益。3、受害人應當對所失利益的損害賠償負舉證責任,包括舉證證明喪失有利的機會而遭受了利益損失。
《合同法》第119條規定:第1款: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第2款: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指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合同法》第120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損害賠償額的一般計算方法是:價值損失+附帶損失-避免的費用-避免的損失
2014年3月15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存錢卻“買”了保險 保費能要回來嗎?
2020-11-25法律對于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拆遷后拆遷補償協議書有什么作用
2021-01-03商業用地要拆遷補償多少合理
2020-12-09拆遷公司可以作為拆遷主體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