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關于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
若干問題的解答》的通知
(1990年11月12日法(經)發27號)
全國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各級軍事法院,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和基層法院,各海事法院:
現將《關于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發給你們,望在經濟審判工作中貫徹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和意見,請及時報告我院。
附:關于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現就人民法院在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中提出的一些問題,解答如下:
一、關于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的受理問題
(一)聯營各方因聯營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所發生的經濟糾紛,如聯營投資、盈余分配、違約責任、債務承擔、資產清退等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凡符合民事訴訟法(試行)第八十一條規定的起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二)聯營各方因聯營體內部機構設置、人員組成等管理方面的問題發生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關于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的管轄問題
(一)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因不同的聯營形式而有所區別:
1.法人型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由法人型聯營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合伙型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由合伙型聯營體注冊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
3.協作型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由聯營體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或聯營體注冊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確有困難的,如法人型聯營體已經辦理注銷手續,合伙型聯營體應經工商部門注冊登記而未辦理注冊登記,或者聯營期限屆滿已經解體的,可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關于聯營合同的主體資格認定問題
(一)聯營合同的主體應當是實行獨立核算,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企業法人和事業法人。
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以及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私營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與企業法人或者事業法人聯營的,也可以成為聯營合同的主體。
(二)企業法人、事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不具備法人條件的,未經法人授權,不得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訂聯營合同;擅自以自己名義對外簽訂聯營合同且未經法人追認的,應當確認無效。
黨政機關和隸屬黨政機關編制序列的事業單位、軍事機關、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科協和各種協會、學會及民主黨派等,不能成為聯營合同的主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到期后有優先居住權嗎
2021-02-09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公司未購買工傷保險如何賠付
2020-11-19父母尚未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分割兒子死亡賠償金嗎
2021-01-07后讓與擔保是否屬于抵押權
2021-03-26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為什么買保險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