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制格式條款需要注意什么
從宏觀角度來看,加強相應制度的建立完善成為了當務之急。
1、公正干預制度的建立
所謂公證干預,是指國家利用公證手段,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是重大的民事流轉的合同實施影響、控制和干預;通過立法,在實體法中,規定某些合同必須公證,將公證作為該格式合同生效的法定條件;在程序法中,賦予公證機構對合同的審查權修改建議權、生效證明權、拒辦權及合同價款監督權。在公證過程中,公證人員要告之當事人,特別是要告之格式條款的非提供方,要詳細閱讀合同條款,充分了解合同條款的含義,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2、信息監管制度的完善
國家行政監管機關對受理的格式條款備案申請,實行網上審批,建立格式條款監管信息數據庫。對使用的格式條款違反其他法律、法規,未在規定期限內備案,存在利用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不良行為的企業,寫入其信用評價指標,并且在全國實現信息的共享。
3、行業協會在消費者保護職責方面的強化
行業協會在消費者保護方面的基本職責有必要進一步進行規范。為此,必須加強行業協會的自身建設。只有確立一個在行業中有相當地位的行業協會,才能強化協會在消費者保護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國各行業協會的地位和作用亟待加強,這種加強需要監管當局和法制提供條件。
4、消費者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的提高
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要了解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細察約定的內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要看經營者是否依照公平合理、利益和風險共擔、權利和義務對等的原則制定條款,有無故意規避或轉嫁法律責任的情況;對經營者提供的涉及專業性較強的格式合同,要注意向有關專業人士請教;對于口頭承諾的內容,應要求寫進合同。
5、公益性訴訟的制度的借鑒
在我國,消費者受到不公平的交易條件對待時,出于時間、精力、訴訟費用以及可能的回報等因素的考慮,往往選擇忍受。即使某一個具體案件的糾紛獲得解決后,如果經營者繼續重復使用不公平的條件或者條款,則其他消費者仍然會落入該不公平交易條款的陷阱。解決該難題,國外的公益訴訟制度的規定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法律規定直接賦予消費者保護團體訴訟主體地位,消費者保護團體能夠以自己的名義提起消費者損害賠償訴訟和請求停止或禁止違法行為訴訟。由于其往往比普通的個體消費者具備較多的鑒別商品或服務方面的知識和信息,因此在訴訟方面具有較多的優勢,更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以上就是一些關于規制格式合同的建議。格式合同因為其特殊性也受到很多關注。這就要求消費者一方在簽訂格式合同時應該辨析合同中的權利義務關系,避免對方過度加重己方責任,出現明顯不公平的現象。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干部賄選如何處罰
2021-01-11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校方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0-11-13保險代理人的職責
2021-02-12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撤銷
2021-02-122015年土地承包新政策
2021-01-29東莞某經濟合作社與東莞某實業公司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
2020-12-27土地流轉合同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