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未成年人子女買房可不可以代簽合同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為未成年人子女買房,可以代簽合同嗎?父母為未成年子女購房時,往往由自己出面,代替子女簽訂合同。但簽合同時有講究,必須明確父母是作為共有人一起購置房產,還是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簽訂合同。22日,蘇州吳江區法院通報審結一起因“一字之差”引發的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案。
近年來,父母為未成年子女單獨購房的事例越來越多,但此事已超出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范圍,須由父母代替子女完成。這么一來,購房合同上就同時簽有未成年子女及其法定代理人二人的姓名。法官提醒,父母在簽署自身姓名時,必須明確表示自己的法定代理人身份。少個“代”字就成了共同簽字,所購房產將成為未成年子女與法定代理人共有財產。
相關鏈接:
未成年人有權簽合同嗎
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由此可見,年滿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末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有權依照合同自由原則訂立合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及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末成年人原則上都無權訂立合同,但是如果他們訂立的合同被其法定代理人追認,則合同有效。無論如何,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及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訂立純獲利益而不必經其法定代理人追認。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為未成年人子女買房可不可以代簽合同”問題進行的解答,未成年人是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未成年人可以簽訂合同,但需要經監護人追認才有效。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網上處理違章一般多長時間
2021-01-31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