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承諾轉質與責任轉質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的規定,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轉質,造成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向出質人承擔賠償責任。
具體認定,如下所述:
(一)承諾轉質:
質權人為擔保自己的債務,征得質物所有人同意后,在其所占有的質物上設定較自己質權有優先效力的新質權的行為。承諾轉質的構成要件如下:
1、質權人須征得質物所有人同意。
2、承諾轉質與質權人的質權及其被擔保的債權全然無關,不受原質權的限制。
因此,其所擔保的債權清償期和債權額可以超過原質權所擔保債權的范圍,轉質權的存續期間也不受限制。承諾轉質由于系經質物所有人承諾、同意而轉質,故轉質人的責任并不因之而加重。
(二)責任轉質: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中,以自己的責任將質物轉質給第三人的行為。構成轉質須具備以下條件:
1、于質權存續期間。
2、將質物移轉占有于第三人。
3、轉質權的范圍不超過原質權。責任轉質一經成立,轉質人即原質權人則對其轉質行為負有自身的法律責任。對于因轉質所受不可抗力的損失應當負責。轉質權人對于質物變賣取得的價金,有較質權人優先受償的權利。
什么是轉質
轉質指在質押期間,質權人(憑借質權人的身份)以質物為第三人設立質權的行為。第三人取得的質權稱為轉質權,第三人稱為轉質權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的規定,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轉質,造成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向出質人承擔賠償責任。轉質一般用于擔保法,它是質權人享有的一項重要權利,分為承諾轉質和責任轉質兩種類型。二者在發生原因、轉質范圍、轉質人責任、轉質權的獨立性、轉質權的實行等方面均不同。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承諾轉質與責任轉質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質權人在質權存續中,以自己的責任將質物轉質給第三人的行為,需具備一定的條件。承諾轉質與質權人的質權及其被擔保的債權全然無關,不受原質權的限制。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利用虛擬空間詆毀他人是否構成名譽侵權
2020-12-20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行
2021-01-15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28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保險經紀人經營業務是什么
2021-01-29更約權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