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以后,當解除的條件具備時,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關系自始或僅向將來消滅的行為,也是一種法律制度。在適用情勢變更原則時,則指履行合同實在困難,若履行則顯失公平,法院裁決合同消滅的現象。這種解除與一般意義上的解除相比,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法院直接基于情勢變更原則加以認定,而不是通過當事人的解除行為。
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是使合同關系消滅,合同不再履行。故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不表現為違約責任,而是返還不當得利、賠償損失等形式的民事責任。
二、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
合同解除后,應如何處理解除以前的權利義務關系,涉及到合同是否有溯及力的問題。如果合同解除有溯及力,則合同自始不成立,合同解除前已經履行的部分,發生恢復原狀的法律后果;如果合同解除不具有溯及力,則合同解除的效力僅使合同向將來消滅,解除之前的合同權利義務仍然有效存在,當事人無須恢復原狀。合同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主要應考慮以下因素:
(一)合同的種類/性質
根據不同合同的性質,合同解除的后果也不盡一致,主要區別在于合同屬一時性合同還是繼續性合同:一時性合同,指可以通過一次給付使合同目的得以實現的合同,所謂一次給付,既指純粹一次履行完畢,還包括分期履行。在分期履行中,因其總給付系自始確定,時間因素對于給付的內容和范圍并無影響。由于這類合同一般能夠恢復原狀,故合同解除一般具有溯及力,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可溯及到合同成立時消滅。
繼續性合同,指合同內容非一次給付可完結,須經持續的給付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合同。其基本特色在于,時間因素在合同履行上居于重要地位,總給付的內容取決于應為給付時間的長短,委托合同、雇傭合同、勞動合同、合伙合同、租賃合同、借用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供應水電氣熱合同均屬繼續性合同。繼續性合同的解除一般無溯及力,合同解除的效力只能及于將來。
(二)當事人的意志
在合同系歸因于一方當事人的事由而導致解除的情況下,合同解除是否溯及既往宜充分尊重非違約方的意見。合同系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中的任何一方的事由引起的解除,包括不可抗力、情勢變更等,則鑒于非違約的合同解除雙方均沒有責任,對非違約的合同解除有無溯及力認定宜綜合權衡當事人雙方的利益。
(三)合同的履行狀況
認定合同解除有無溯及力時,合同的履行情況也是考慮因素之一。在雙方合同均未履行而合同效力提前終結的情況下,合同解除是否溯及既往意義不大。標的物不可分的長期購銷合同雖屬于繼續性合同,但鑒于標的物不能分割,這種合同解除一般可產生溯及力。如果一方在接受履行以后,將標的物轉移給了第三人,而當事人又迫切需要解除合同,在這種情況下,合同解除不應發生溯及既往的效力,以避免對第三人造成損害。
三、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形態
(一)恢復原狀
恢復原狀是合同解除之溯及力的直接法律后果。合同解除意味著當事人受領的給付失去法律依據,因而應當返還給付人,這就使受領人有恢復原狀的義務。恢復原狀具有不當得利返還的性質,因為合同一經解除即溯及于合同成立之時,和自始未締結合同相同,各當事人所負擔的本來給付消滅,因對方當事人為履行債務所受領的給付,即為無合法依據而受益,這和不當得利在本質上無任何差異。恢復原狀義務只發生在合同部分履行或一方全部履行的情況之下。恢復原狀的范圍為,在原給付物存在時返還原物。在原物不存在時,如果原物是可替代物,由于物品的個體性并不重要,解除權人可以要求返還同一種類物;原物為不可代替物時,可按當時該物的價款返還。返還的是能產生孳息的物,則除應返還原物之外,還應當返還孳息。
(二)賠償損失
解除合同與損害賠償均為對非違約方的救濟方式,合同一經解除,非違約方能否請求損害賠償,各國立法例有不同規定。我國《合同法》第97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由此可見,我國《合同法》已明確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可以并存,以使非違約方從無意義的合同中解脫出來,并且因對方違約造成的損失亦得到補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團強迫購物維權途徑有哪些
2021-03-11漲工資不兌現怎么維權
2021-03-01勞動者申請司法援助的條件
2021-01-05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交通事故發生后多長時間喪失訴訟權
2021-02-02效力待定合同標的如何處理
2021-02-05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訂婚后一方想退婚可以嗎
2021-01-04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