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法律才知不劃算:按工齡可補償12個月工資
羅*閩傻眼了,年過半百遭解聘,再就業難度不言而喻,區區3萬多元補償金怎么能夠彌補損失他找了一位律師,想咨詢能否跟單位打官司,律師了解案情后告訴他:“合同中的條款很不合法,你虧大了!”原來,羅*閩自1994年起就在甲公司工作,2004年甲公司被乙公司并購,羅*閩也被乙公司接收,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他在乙公司的工作年限應該從1994年開始計算。“法律規定,工作滿1年,算1個月工資的補償金,你算算看你虧了多少。”
羅*閩掐指一算,心痛不已。于是立即聘請律師,申請勞動仲裁。仲裁按照實際工作年限,裁決單位支付15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單位不服,起訴到法院。單位認為,羅*閩是成年人,自愿簽訂合同,應該按照合同約定的補償標準予以補償。
法院主持公道:合同中“免除單位法定義務”的條款無效
經法院審理后認為,雙方間的勞動合同雖系自愿簽訂,但“補償金標準”條款與勞動合同法內容不一致,明顯屬于“免除用人單位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的權利”,按照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本意,該條款應屬無效。因此,應按法定標準計算羅*閩的經濟補償金。
經濟補償金由工作年限決定,一般每工作1年算1個月工資,但法律同時規定,高薪階層,不管工作了多少年,最高只能按12年計算經濟補償金,而且基準月工資只能按本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算。法院審理此案時,結合當地的職工月平均工資才2658元,羅*閩稅后工資9000元,絕對算高薪。因此,盡管他的工作年限為15年,也只能按照12年計算,拿相當于12個月工資的補償,而且該工資只能按2658元的3倍計算。最終,法院判決乙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9.5萬余元。
乙公司不服,上訴到南京中院,被駁回。目前,案件已生效并且執行完畢。
北京勞動爭議咨詢中心分析
勞動合同跟普通民事合同不同,普通民事合同受《合同法》調整,《合同法》是私法,對于合同主體自愿達成的協議一般不加干涉,但是《勞動合同法》具有公法特性,其立法本意是平衡勞資利益,特別是傾斜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如果不對勞動關系中的一些事項作明確規定,而是任由勞資雙方合同約定,將不利于保護勞動者的利益。因為勞動者求職、簽約時往往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勞動合同法》對于經濟補償金等眾多事項和標準作了明確規定,以此約束用人單位利用強勢地位作出不利于勞動者的約定。同樣的道理,諸如“雙方約定不簽合同不辦保險,后果由勞動者自負”、“發生工傷,責任自負”等事先免責條款,都與立法精神相悖,屬于無效條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到期公司解散有補償金嗎
2021-02-18土地劃撥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06裝卸站不編制溢油應急計劃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0-11-24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