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劃清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界限的標準問題,一直是理論上與司法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在這個難題上惟一可以依據的是1985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的《關于當前辦理經濟犯罪案件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答(試行)》(以下簡稱《解答》)。該《解答》對劃清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界限的標準上主要有以下幾點規定:
明知自己并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和擔保,以騙取財物為目的,采取欺詐手段與其他單位、經濟組織或個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數額較大,應以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個人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或擔保,雖經過努力,但由于某些原因造成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的,應按合同糾紛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抵押貸款需要擔保人嗎
2021-02-07發生勞動糾紛的,哪些證據可以證明事實勞動關系存在
2021-03-19給別人做擔保算負債嗎
2021-03-10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合同簽了多久就生效
2021-02-02刑拘后多久能探視
2021-02-22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1-18東莞某經濟合作社與東莞某實業公司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