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合同是否具有效力,一個最重要的條件與標志就是處分權是否已經過法定代理人的追認。
2.對追認的含意應正確領會。它是指法定代理人明確無誤地表示同意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他人簽訂的合同。
3.應正確判斷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是否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
二.效力待定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所謂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關生效要件的規定,因此其效力能否發生,尚未確定,一般須經有權人表示承認才能生效。
三.詳細介紹
合同效力待定,是指合同成立以后,因存在不足以認定合同無效的瑕疵,致使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合同效力暫不確定,由有追認權的當事人進行補正或有撤銷權的當事人進行撤銷,再視具體情況確定合同是否有效。處于此階段中的合同,為效力待定的合同。
合同效力待定,意味著合同效力既不是有效,也不是無效,而是處于不確定狀態。設立這一不確定狀態,目的是使當事人有機會補正能夠補正的瑕疵,使原本不能生效的合同盡快生效,以實踐合同法盡量成就交易、鼓勵交易的基本原則。
當然,從加速社會財富流轉、促使不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盡快確定和穩定的原則出發,合同效力待定的時間不可能很長,效力待定也不可能是合同效力的最后狀態。無論如何,效力待定的合同最后要么歸于有效,要么歸于無效,沒有第三種狀態。
民法通則已經規定了效力待定的行為(如無權代理)。合同法對此予以了繼承和發展,形成了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制度。根據合同法第47條、第48條、第51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無權代理訂立的合同、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的合同,均屬效力待定,其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權利人可依法追認,善意的相對人也可依法撤銷(此撤銷不同于合同法第54條的撤銷。第54條的撤銷是對生效合同的撤銷,此處的撤銷是對效力待定的合同的撤銷)。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權利人沒有依法追認,善意的相對人也沒有依法撤銷的,合同無效。法律規定當事人為民事行為時要有民事行為能力,進行代理時要有代理權,處分財產時要有權處分,是為了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障交易安全,維護行為人和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但考慮到社會生活的復雜性,違反上述規定的合同一律作無效處理有時不僅不能實現前述目的,反而會徒增當事人和社會的麻煩。合同法設立追認制度有利于在保證交易安全的前提下加速財產流轉;規定相對人有權催告、撤銷,能使相對人的利益得到平衡。本制度能大幅降低無效合同的發生頻率,使法律更好地調整各種紛繁復雜的交易情況。
四.主要特性
效力待定合同已經成立,其效力不確定,它既非有效,也非無效,而是處于懸而未決的不確定狀態之中,既不同于有效合同,也不同于無效合同,也有別于可變更可撤銷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效力的確定,取決于享有追認權的第三人在一定期限內的追認。
效力待定合同經追認權人同意后,其效力確定地溯及于行為成立之時。效力待定合同經追認權人拒絕后,自始無效。
效力待定合同的主體特殊。效力待定的合同主體與一般合同的主體有所不同,涉及簽訂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及第三人,其中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權代理人、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的人稱為相對人(即第三人),相對人主觀上并不知對方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權代理人、無處分權人,他是善意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追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超越其行為能力所簽訂的合同;被代理人有權追認無權代理人第三人所簽訂的合同;無權為處分行為的對方是效力待定合同中的第三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取決于第三人同意或承認,在第三人追認或行為人取得處分權后合同有效。
希望律霸網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幫助。再者,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都可以到律霸網咨詢,我們專業的律師團隊都會詳細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1-22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股東借款能否抵押擔保
2020-12-18票據背書不連續怎么辦
2021-01-05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