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生效后,當事人責任怎樣認定
1、應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即在可以繼續辦理批準和登記等手續的情形下,才能判令相對人自己辦理相關手續,完備法定生效要件。如在股權轉讓合同法律關系中,擬轉讓股權具有可轉讓性,且審批或者登記機關也未明確表明其不予批準或者登記。
2、應依據相對人的請求,判決相對人辦理有關手續。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為不告不理,因此,在合同處于未生效的狀態時,盡管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繼續辦理批準和登記等手續,但如果當事人并不請求辦理,則人民法院不應主動代當事人去主張。
3、法院應當依據相對人的請求,判決相對人自己辦理有關手續,這是該條規定的一個核心內容。對該內容的把握應注意兩點:
(1)只能判決相對人去辦理相關報批和登記的手續,而不能直接判令審批或登記機關辦理審批和登記手續,因為這涉及到司法權的邊界問題。
(2)是判令相對人自己辦理報批或登記手續,不應判令不履行義務的當事人一方辦理批準或登記手續。因為在合同約定由轉讓方辦理報批或者登記手續,但其故意不辦理上述手續或者拖廷辦理上述手續的情形下,雖然法院可以判令轉讓方辦理有關手續,但由于其主觀上并無辦理相關手續的積極性,故可能導致判決不能得到積極履行的問題。盡管可以對該行為申請強制執行,但畢竟其法律效果不如當事人自愿履行。在相對人(如資產轉讓的受讓方)提出繼續辦理生效手續且法律和行政法規并無禁止性規定的情形下,判令其自己辦理生效手續,既可以使判決得到積極履行,也可以有效地保護誠信相對人的權益。
合同生效標準是什么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有口頭合同和書面合同之別。法律法規要求必須訂立書面合同的,當事人必須遵守,否則合同無效。
經當事人雙方充分協商,就合同的內容及相關事宜進行約定后,一般應接著進行最后的議程,即雙方當事人在合同書中簽字或蓋章。沒有雙方當事人的簽字或蓋章,就不能最終確認當事人對合同的內容協商一致,也就不能證明合同的成立有效。為此我國《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但是,雙方當事人的簽字或蓋章也只是形式問題,實質上應當追求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如果一個以合同書形式訂立的合同已經履行,而僅僅是沒有簽字蓋章,就認定合同不成立,則違背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因此,《合同法》第37條規定:“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當發生糾紛后,一方當事人不能再以未簽字或蓋章而認定合同無效。
簽訂合同,默認簽約雙方都要承擔合同中規定的責任,同時履行義務。合同生效后,當事人應該了解合同訂立后不能能立即生效,還需經過認定程序。合同生效后,當事人應該履行義務,承擔責任。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能分遺產嗎
2020-12-18證監會大股東增持法規內容是什么
2020-12-19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