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霸網小編為你解說:
可撤銷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與否,取決于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是否行使撤銷權的合同。
可撤銷合同是指因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的瑕疵,撤銷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或者變更的合同。
與無效合同相比,可撤銷合同在撤銷前已經生效。在被撤銷以前,其法律效果可以對抗除撤銷權人以外的任何人。而無效合同在法律上當然無效,從一開始即不發生法律效力。而且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應由撤銷權人以撤銷行為為之,人民法院不主動干預。無效合同在內容上具有明顯的違法性,故對無效合同的確認,司法機關和仲裁機構可以主動干預,宣告其無效。
可撤銷合同的類型。根據《合同法》規定,可撤銷合同主要有: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所謂重大誤解是指當事人對合同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種類、質量、數量等涉及合同后果的重要事項存在錯誤認識,違背其真實意思表示訂立合同,并因此可能受到較大損失的行為。'合同訂立后因商業風險等發生的錯誤認識,不屬于重大誤解。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合同……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對方沒有經驗,在訂立合同時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行為。此類合同的"顯失公平"必須發生合同訂立時,如果合同訂立以后,因為商品價格發生變化而導致的權利義務不對等不屬于顯失公平。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對于這種類型的可撤銷合同,注意幾點:
(1)因一方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如損害到國家利益,則屬于無效合同。對于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則不用考慮是否損害國家利益,一律屬于可撤銷合同。
(2)并非所有的合同當事人都享有撤銷權,只有合同的受損害方,即受欺詐方、受脅迫方等才享有撤銷權。
撤銷權。撤銷權在性質上是一種形成權,即依據撤銷權人單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使得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生變動。為了確保當事人之間法律關系的穩定性,《合同法》特別規定撤銷權因一定的事由或者期限而消滅:
(1)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此"一年"期間的性質為除斥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
(2)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收購其他公司的程序是什么
2020-12-13交通事故如何判斷是否達到傷殘等級(十級傷殘對比圖)
2021-02-12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使用假的畢業證如何處罰
2021-01-04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嗎
2021-02-15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8車險理賠:體現服務的窗口
2021-02-04私自轉讓土地建房,法院判決協議無效嗎
2021-02-18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