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付賠償金訴訟法院是否受理
只要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的情形之一,勞動者均可以在訴訟中主張用人單位支付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1.用人單位未依照勞動合同的約定/依照法律的規定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2.用人單位支付在試用期間的勞動者工資低于《勞動合同法》規定的;
3.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間的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律師提示
①《勞動合同法》第85條分為兩層含義:
A.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經濟補償金/應當支付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
B.用人單位逾期未向勞動者支付的,應當按應付金額的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懲罰性賠償金。
②勞動者可以不經勞動行政監察部門“責令支付”形式,而直接通過民事訴訟來主張《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的加付賠償金,詳見《最高人民法院《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三)的理解與適用》第63頁:
A.按照《勞動合同法》第85條的字面意思,加付賠償金的適用有一個統一的前提,即用人單位在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相應的報酬/經濟補償等情況下而逾期未支付的;
B.《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三)》將其納入勞動爭議的審理范圍,意味著只要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的幾種情形,勞動者均可以在訴訟中主張用人單位支付加付賠償金。
③根據后法優于前法、上位法優于下位法的原則,如果《勞動合同法》與《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在相同事項上有不同規定時,則應當適用《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因此,在二者規定的支付條件完成相同的情況下,勞動者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加付賠償金《最高人民法院《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三)的理解與適用》第62頁。
④加付賠償金的具體標準,法官自由裁量權:
A.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的嚴重性及其過錯程度,故意/重大過失/一般過失/輕微過失;
B.勞動者因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所受損害的大小;
C.用人單位因違法行為的獲利情況;
D.用人單位接收其他處罰的情況。
⑤勞動者因在仲裁階段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支付加付賠償金而仲裁委不予受理,根據《勞動爭議司法解釋》第6條規定法院應當允許勞動者在起訴至法院時提出此項請求并予以合并審理。
⑥勞動者對《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三)》施行前審結的案件要求重新審理/單獨就支付加付賠償金起訴:
A.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司法解釋施行前已經審結的案件,不能依據新的司法解釋進行再審;
B.勞動者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加付賠償金作為訴訟請求單獨起訴的,應當認為加付賠償金是依附于支付拖欠的勞動報酬/經濟補償金的一項請求,而不屬于獨立訴訟請求,按照一事不再理的原則,法院應當不予支持。
法條鏈接
《勞動法》
第九十一條【用人單位侵權處理】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準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第八十三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準,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二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六條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后,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如該訴訟請求與訟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應當合并審理;如屬獨立的勞動爭議,應當告知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五)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三條加付賠償金爭議的受理,勞動者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加付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分別責令限期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勞動者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倍以下的標準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的;
(二)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
(三)解除勞動合同未依法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第三條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第四條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要在補足低于標準部分的同時,另外支付相當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第十條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家庭案件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1-02-21醫療事故如何分級
2020-11-11未成年做臨時工犯法嗎
2021-03-15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對駁回注冊商標續展申請決定不服怎么辦
2020-11-23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企業承包經營合同
2020-11-29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土地承包合同訴狀范本格式是什么
2020-11-25土地權屬糾紛政府不受理是否可直接提行政訴訟
2020-11-29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