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無效:
合同無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合同當然不發生效力。生效要件簡單的理解可以理解為:①行為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符合、②意思表示真實、③標的確定而且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無效與合同不成立的區別:
我國原《經濟合同法》第6條規定:“經濟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全面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和解除合同。”原《經濟合同法》的該條規定沒有嚴格區分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問題。但經濟合同成立與生效具有本質的不同,合同成立是當事人合意的結果,是當事人意思一致的一種事實狀態。合同無效取決于國家對已經成立的合同的態度和評價,反映了國家對合同關系的干預,合同不成立的處理結果和合同無效的處理結果截然不同。合同一旦被宣告不成立,過失的一方當事人應根據締約過失責任制度,賠償另一方遭受的信賴利益的損失,如果當事人已經作出了履行,則應當各自向對方返還已接受的履行。合同成立只產生民事責任問題,而不產生其他的法律責任。而對于無效合同來說,不僅要產生締約過失責任、返還不當得利等民事責任,而且將可能產生引起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的起算問題,應以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合同法第61條、第62條、第66條、第161條等條規定確定,從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民法通則第137條第1項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合同法對此無另外規定。
因此,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仍應遵循此規定,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合同是否有效由人民法院通過判決或仲裁機構通過裁決確認,一方在起訴時合同效力并不確定,一方或雙方也無權自行確定。因此當事人只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主張權利,時效期間應從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如企業之間的借款合同雖然無效,但時效的起算只能以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之次日為準,不能以銀行款項借出之次日開始計算,也不能以出借人主張權利被借款人拒絕之次日開始計算,更不能以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合同無效之次日開始計算。
實踐中不乏當事人在合同被確認無效之前不知道合同無效,因此仍期待合同履行而沒有及時提出返還或賠償的請求,此時權利人不知也不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時效期間不應開始計算。
律霸小編提醒您,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的起算問題,應以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外土地征用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做了傷殘鑒定沒申請工傷怎么辦
2020-11-24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