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解除工資如何計算
勞動合同解除的,是需要支付職工的當月工資的,并且需要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計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月工資,應當按照勞動者應得的工資計算。
何謂應得工資,按照該條例的解釋包括了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總和。
由此,可以認為凡是勞動者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屬于工資范圍內的應得貨幣收入都應該計算進去,由此應理解為工資總額。
對于工資總額所包括的內容,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4條作了解釋,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所以,凡是12個月當中應得以及已經得到的上述范圍的貨幣收入,都應作為工資的范圍予以計算,但是,應當將不屬于工資范圍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勞動收入予以剔除。
勞動合同解除工資何時支付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工資支付時間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約定,且工資每月至少發放一次。
那么,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的情況下,工資又該何時發放?有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已經解除勞動關系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會表示,根據公司關于工資發放的相關規定,工資統一在每月的某日發放,要求勞動者在指定的日期到單位領取工資或者辦理相關的手續。
事實上,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性付清勞動者工資。
所以,在雙方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的情形下,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立即支付當月的工資,且用人單位不能以公司的工資制度進行抗辯。
綜上所述,就是小編關于合同解除工資計算的一些理解與整理了,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其他任何法律問題,可來律霸網,會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定能完美解決你的煩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撫養費起訴狀怎么寫
2020-12-09涉外結婚外國人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2股權轉讓必須去工商局變更么
2021-02-02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如何獲得商標的商標權
2021-01-23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有沒有效
2021-02-25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什么
2020-11-23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付的費用?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