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變更帶來損失怎么辦
合同一經依法成立,雙方當事人必須按照合同的規定嚴格履行各自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和解除。合同訂立后,不得因承辦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變動而變更或解除。
合同法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承辦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簽訂的經濟合同,都是以法人的名義進行的,合同依法成立后,由法人承擔義務和享受權利,并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不是由承辦人或法定代表人享受權利、承擔義務和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合同不能因承辦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變動而變更或解除,否則,應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變更或解除合同,是屬于合法的法律行為,而不是違約行為,因而不能對負有責任的一方予以法律制裁,但是,變更和解除合同行為的合法性,并不能免除負有責任方的一切經濟責任。因變更或解除合同致使一方遭受損失的,除依法可以免除責任的以外,對造成損失負有責任的一方應賠償對方的損失。
在什么情況下一方可撤銷合同
第一,合同是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重大誤解,是指誤解人做出意思表示時,對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項存在著認識上的顯著缺陷。
第二,合同的訂立顯失公平。顯失公平,是指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明顯不對等,使一方遭受重大不利。其構成要件為,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明顯不對等;這種不對等違反公平原則,超過了法律允許的限度;受害人是在缺乏經驗或緊迫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
第三,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合同。其中,欺詐是指以使他人陷于錯誤并因而為意思表示為目的,故意陳述虛偽真實或者隱瞞真實情況的行為。其構成需要有欺詐行為,欺詐人有欺詐故意,受欺詐人因欺詐而陷于錯誤,受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以及欺詐違反法律、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脅迫是指對方當事人表示施加危害,使其發生恐懼,并且基于此種恐懼而為一定意思表示的行為。其構成需以下要件:存在脅迫行為,脅迫人有脅迫的故意,受脅迫人因脅迫而發生恐懼,受脅迫人因恐懼而為意思表示,脅迫人所表示要施加的危害屬于違法或不當行為。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變更合同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有很多人會覺得合同存在重大誤解,或是顯失公平而想比變更合同,但卻不知道是否會給對方帶來損失,也不知道變更是否需要遵循一些原則,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使用童工單位如何處罰
2021-03-05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行政處罰下達多長時間需交罰款
2021-03-26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租房合同最長多少年
2021-03-22是否可以申請強制探望子女
2021-01-23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