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簽訂合同時,不清楚如何履行,根據中國《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如果合同協議不明確,合同當事人可以采取以下補救措施,并適用以下規則:
(一)。合同當事人對合同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二)合同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的有關規定或者交易習慣確定。根據合同的有關規定確定。根據合同的相關規定確定,實際上是通過解釋合同的相關規定來確定合同內容不明確。《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根據合同中使用的詞語、句子、合同的有關規定、合同的目的、合同的內容等確定合同條款的真實含義,交易習慣和誠實信用原則如果合同文本以兩種以上的語言訂立,并同意具有相同的效力,則每種文本中使用的詞語和句子被推定具有相同的含義。如果各文本中使用的詞語和句子不一致,應根據本合同的目的進行解釋。根據交易習慣決定。根據《合同法》第1條第2款的解釋,所謂的交易習慣是指:(1)在交易地或某一領域或行業中通常采用的、在對方訂立合同時已知或應該已知的做法;(2) 雙方經常使用的習慣做法。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方根據交易習慣主張確定不明確事項,則提出主張的一方應承擔交易習慣的舉證責任。
如果合同雙方對合同的相關內容沒有明確約定,無法達成補充協議,而不能根據合同的相關規定或交易習慣來確定,如何履行合同?我國《合同法》對此作出了一些規定。這些規定分散在《合同法》和相關法律中。中國《合同法》第61條作了一般性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執行;沒有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具體標準履行;(3)履行地點不明確,支付價款的,應當在收款方所在地履行;交付房地產的,應當在房地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應當在履行義務的一方所在地履行。(4)債務人隨時準備履行的,債權人隨時可以或者不可以有履行期限。(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六)履行費用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的一方承擔。訂立合同時,協議應當盡可能明確。合同約定不明確的,應當依法確定履行合同的方式,以達到交易目的,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如果條款不明確,則很難執行。建議雙方采取補救措施,直接根據雙方意愿簽訂補充協議。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的相關律師。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被燒怎么賠償
2020-12-08政府制定律師服務收費是否要實行聽證程序
2020-12-31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確定
2020-12-30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