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能夠有形地表達
合同、信函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中所包含內容的形式。雙方協商一致的與合同修改有關的文件、電報、圖表,也是合同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書面合同比口頭合同更復雜。當事人之間發生爭議時,提供
證據方便,易于區分責任。也便于主管部門和合同管理部門進行監督檢查。
法律、行政法規要求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如果雙方同意采用書面形式,則應采用書面形式。在實踐中,書面形式是當事人最常用的合同形式。第三,
公證書公證書是當事人約定或者依法訂立的合同形式,由國家公證機關對合同內容進行審查、公證,在
簽訂合同時采用。公證機關一般以合同的書面形式為依據,對合同內容的真實性、
合法性進行審查確認,并在合同上加蓋公證章予以證明。經公證的合同具有最可靠的證據效力,除非當事人有相反證據,否則不得推翻合同。中國法律在合同公證中采用自愿原則。合同是否必須公證,一般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商定。當事人要求必須經公證的,必須經公證,未經公證無效。但是,對于一些重要的合同類型,法律也可以
規定必須進行公證。當事人和法律都可以賦予合同公證書證據效力或者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效力。第四,認證的形式。認證形式是指當事人通過國家合同管理機構對合同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依法約定或者訂立合同的一種合同形式。認證是國家對合同進行管理和監督的行政手段,只能由國家行政主管部門
執行。保證的作用是加強合同的證明,提高合同的可靠性。保證也采用自愿原則。除國家規定必須認證的合同外,認證機構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進行認證。依照當地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經過認證的合同,在有認證規定的行政區域內簽訂時,按照本規定執行。第五,審批形式。審批形式是指法律規定某些合同必須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審批的合同形式。除當事人就意思表示達成
協議后成立合同外,合同及有關文件還應當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后生效。此類合同的生效不僅應具有一般合同的要素,還應具有兩個特殊的要素:書面形式和批準形式。合同審批形式是國家對某些特殊類型合同的特殊要求。如果法律不要求合同批準的形式,當事人不能同意或要求國家批準。必須批準但未批準的合同從一開始就沒有法律效力。即使雙方同意,也不能認為他們已經訂立了合同。這是合同批準形式與其他幾種法律形式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第六,登記形式。登記形式是指當事人依法向國家登記機關申請登記,約定或者訂立合同的合同形式。房地產買賣合同一般采用登記的形式。一些特殊的動產,如船舶,在法律上被視為不動產,其轉讓也采取登記的形式。合同登記的形式可以由當事人自行約定,也可以由法律規定。第七,合同確認。合同確認是指當事人以信函、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合同形式。合同成立前,一方可以要求書面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