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合同法設立解除制度的目的在于解決這樣一個矛盾:合同生效后,由于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合同的履行變得不必要或不可能。如果合同繼續具有法律效力并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不僅對一方甚至雙方都有害,有時還會阻礙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只有允許當事人終止合同或賦予法院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的權力,情況才能改變。本合同的終止必須符合終止條件
本合同一旦有效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必須嚴格遵守并妥善履行,不得擅自變更或終止。這是中國法律規定的一項重要原則。只有當主客觀條件發生變化,使合同的履行變得不必要或不可能時,合同的繼續存在才失去其積極意義,并會造成不適當的結果,合同才能終止。這不僅是解除制度存在的基礎,也表明解除合同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否則將構成違約,不具有解除的法律效力,而是產生違約責任。中國法律對合同終止條件作了詳細規定,明確了合同終止的許可和限制
合同法第94條規定了適用于所有合同的終止條件,稱為一般法律終止條件。該法第148條和第219條規定了僅適用于特殊合同(如銷售和租賃合同)的解除條件,這些合同稱為解除特殊法律條件。《合同法》使終止條件更加科學,如承認違約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是終止的一般法律條件,以及完全承認約定的終止等。原則上,必須有解除行為
解除條件只是解除合同的前提。由于中國法律不采用當然解除原則,當滿足解除條件時,合同不一定終止。為了終止它,通常需要有溶解行為。解除行為是當事人的行為,當事人是解除行為的主體
盡管上級主管部門的行政命令有時在合同終止中起著重要作用,但行政命令不是終止行為。只有行政命令不具有合同終止的效力,只有當行政命令被當事人接受時,合同終止的效力才能發生。這也表明解散行為是當事人的行為。但在適用情勢變更原則時,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決定終止,無需終止行為。解除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雙方協商一致,另一種是有解除權的一方出具的解除意向書
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是解除合同關系,但是,無論是追溯到將來還是將來,各國的立法都不盡相同。一是使合同關系從一開始就消失,即追溯到合同成立,產生與從未訂立合同相同的后果,并承認合同的終止具有追溯效力;二是從終止時起消除合同關系,終止前的債權債務關系仍然存在,因此我國不承認終止具有追溯效力,法律對解除效力沒有直接規定。人們認為,雖然解散具有溯及力這一點不容忽視,但對于一些沒有溯及力的合同來說,解散更為恰當。這一問題將在第五節中詳細說明。如果這一觀點正確,解散與無效和撤銷不同,因為無效和撤銷具有追溯效力;它也不同于解散條件,因為解散條件已經滿足,具有解散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只有在將來才被消滅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監察大隊受理范圍
2021-02-27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是對重刑犯的嗎
2021-03-12車禍有人受傷警察會立案嗎
2021-02-15對指定管轄不服的怎么辦
2021-03-23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嗎
2020-11-11舊房改造應該領補助還是領補償
2020-11-15珠海香洲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3商住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15需要什么材料拆遷人才能申請行政裁決呢
2021-01-02如何確定是否可以享受拆遷補償安置待遇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