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中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履行期滿后是否可以終止合同,本合同將自動終止,本合同的權利和義務將終止,不再具有約束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1條【合同終止原因】本合同的權利和義務應根據下列任何一種情況終止:情況:
(I)債務已按照協議履行;(II)合同終止;(III)債務相互抵消;(四)債務人依法存放標的物;(V)債權人解除債務;
(六)債權債務屬于同一人
(七)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四條【合同的法定終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雙方可終止本合同:
(I)由于不可抗力,本合同的目的無法實現;(二) 在履行期屆滿前,一方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其主要債務;(III)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其主要義務,并在被催促后的合理期限內未能履行其主要義務。(4)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其義務或犯有其他違約行為,(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合同履行期變更的條件。合同履行變更的客觀事實。情節一般是指作為確立法律行為的基礎或環境的一切客觀事實;變化是指客觀上情況發生了異常變化。合同履行的變化不僅包括交易和經濟狀況的變化,還包括非經濟事實的變化。合同履行的變更發生在合同成立和生效后,履行終止前。一方面,合同訂立時發生合同履行變更的,應當認為當事人已經承認事實,當事人仍然將變更后的對自己不利的情形作為合同內容,表明當事人自愿承擔風險,所以沒有必要事后保護;另一方面,如果合同履行的變更發生在合同履行完成之后,則合同履行的變更原則不適用,因為此時合同關系已經消除。合同履行的變更是雙方無法預見的。如果一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能夠預見,則表明他已經承擔了事件的風險,因此合同履行變更原則不適用;如果當事人事實上沒有預見到合同履行的變更,但根據誠實信用原則應當預見到,則仍然不能主張合同履行的變更。合同履行的變更不能歸咎于雙方。即雙方對合同履行的變更無過錯。不可歸責于雙方的原因可分為不可抗力、事故和其他事件。原合同的履行因合同履行發生變化而明顯不公平。合同履行發生變化后,往往會造成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失衡。如果當事人繼續履行合同,顯然會對當事人不公平,違反誠實信用和公平原則。在這里,我們必須把握“度”,即合同履行的變更必然造成當事人利益的極大失衡。如果對當事人的利益有輕微影響,則該原則不能適用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中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合同的權利和義務將不再自動終止。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讀者咨詢法律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欠債會追究法定代表人嗎
2020-12-17合同約定時間內未付款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2醫療過錯責任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10因生病不能勝任工作離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3-09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快遞取件二次收費違法嗎
2021-03-19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探視權的規定一年幾次
2020-11-19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手寫的紙質版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12-05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