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合同欺詐應具備哪些條件
所謂欺詐是指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故意將虛假情況告知對方,欺騙對方,誘使對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并與其訂立合同。欺詐行為有很多種,如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提供虛假商品說明、與外國當事人簽訂合同以騙取保證金或支付無履約能力的貨物等。欺詐有以下構成要素
1。欺詐方有欺詐意圖。也就是說,欺詐者在知情的情況下通知另一方該情況是錯誤的,并將使另一方陷入錯誤。欺詐意圖不僅包括欺詐者以使自己獲得利益為目的,還包括第三方獲得利益并給另一方造成損失。欺騙對方。所謂欺詐行為,是指欺詐者故意對外表示欺詐的行為。欺詐行為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實踐中,欺詐可分為故意陳述虛假事實的欺詐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犯錯的欺詐。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是一種虛假陳述,比如說劣質產品就是優質產品;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指行為人有義務如實告知對方真實情況,但故意不告知。由于欺詐,欺詐方簽訂了合同。只有當欺詐行為使另一人陷入錯誤,且該另一人因該錯誤違背其真實意愿與他簽訂合同時,才能構成欺詐合同
當合同被撤銷時,如何返還財產
在無效合同或被撤銷的合同中,財產返還可分為兩種情況
1。單方返還財產
這種情況主要適用于一方故意違法的情況,即當一方故意非法訂立合同時,應將從無意方獲得的財產返還給另一方,非故意方從故意方取得的財產,應當上繳國家。例如,如果一方以欺詐方式與另一方訂立合同,欺詐方應單方面返還另一方的財產,另一方從欺詐方獲得的財產應移交給國家。此外,單方返還還包括以下情形,即合同一方已履行合同,另一方未履行合同的,只有在合同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后,方可單方返還。雙方返還財產
這主要是因為合同解除時,雙方應當返還合同解除時從另一方獲得的財產,這僅僅是因為一方或雙方有過錯,而不是因為合同違法。例如,當合同因重大誤解而被解除時,雙方應返還財產
基于上述,我已編制了合同欺詐構成條件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如果一方在簽訂合同時存在欺詐行為,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解除合同。如果合同被取消,可能涉及歸還財產。你可以從上面學到更多。有關更多相關問題,請訪問luba。com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治安拘留過能入黨嗎
2020-11-18企業改制后是否需要建立新賬
2021-01-06眾籌股權投資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1設計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09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賠款準備金 ClaimReserve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