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合同欺詐應具備哪些條件
所謂欺詐是指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故意將虛假情況告知對方,欺騙對方,誘使對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并與其訂立合同。欺詐行為有很多種,如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提供虛假商品說明、與外國當事人簽訂合同以騙取保證金或支付無履約能力的貨物等。欺詐有以下構成要素
1。欺詐方有欺詐意圖。也就是說,欺詐者在知情的情況下通知另一方該情況是錯誤的,并將使另一方陷入錯誤。欺詐意圖不僅包括欺詐者以使自己獲得利益為目的,還包括第三方獲得利益并給另一方造成損失。欺騙對方。所謂欺詐行為,是指欺詐者故意對外表示欺詐的行為。欺詐行為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實踐中,欺詐可分為故意陳述虛假事實的欺詐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犯錯的欺詐。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是一種虛假陳述,比如說劣質產品就是優質產品;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指行為人有義務如實告知對方真實情況,但故意不告知。由于欺詐,欺詐方簽訂了合同。只有當欺詐行為使另一人陷入錯誤,且該另一人因該錯誤違背其真實意愿與他簽訂合同時,才能構成欺詐合同
當合同被撤銷時,如何返還財產
在無效合同或被撤銷的合同中,財產返還可分為兩種情況
1。單方返還財產
這種情況主要適用于一方故意違法的情況,即當一方故意非法訂立合同時,應將從無意方獲得的財產返還給另一方,非故意方從故意方取得的財產,應當上繳國家。例如,如果一方以欺詐方式與另一方訂立合同,欺詐方應單方面返還另一方的財產,另一方從欺詐方獲得的財產應移交給國家。此外,單方返還還包括以下情形,即合同一方已履行合同,另一方未履行合同的,只有在合同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后,方可單方返還。雙方返還財產
這主要是因為合同解除時,雙方應當返還合同解除時從另一方獲得的財產,這僅僅是因為一方或雙方有過錯,而不是因為合同違法。例如,當合同因重大誤解而被解除時,雙方應返還財產
基于上述,我已編制了合同欺詐構成條件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如果一方在簽訂合同時存在欺詐行為,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解除合同。如果合同被取消,可能涉及歸還財產。你可以從上面學到更多。有關更多相關問題,請訪問luba。com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1訴訟費用交納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08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注冊商標被注銷后還有補救措施嗎
2020-12-12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