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競業禁止是以法律的直接規定為基礎的。這是一項強制性的競業禁止,雙方不得就中國《公司法》第61條規定的豁免進行協商:“董事或經理不得自行或為他人經營與其工作的公司相同的業務或從事損害公司利益的活動。如果他從事上述業務或活動,收入應屬于公司。董事或經理不得與公司簽訂合同或交易。”除公司章程另有規定或股東大會另有約定外,本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此外,中國的《合伙法》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也有相關規定
中國關于法定競業禁止的規定大多見于一些商法,主要針對公司和企業的董事、經理、合伙人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其立法原因是公司和企業的董事、經理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是管理公司和企業事務、熟悉公司經營、掌握公司和企業大量商業秘密和核心競爭力、能夠輕松利用上述資源換取巨大個人利益的人,從而嚴重影響公司為企業的合法利益,一方面為公司經營,另一方面為自己或他人從事類似事務,不能排除為私人利益損害公司利益的嫌疑
約定的競業禁止產生于雙方根據合同達成的協議。目前,我國法律對約定競業禁止沒有明確規定,但它分散在一些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中
勞動部《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1996)355號文件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規定,掌握商業信息和商業秘密的員工在一定期限內(不超過三年)勞動合同終止后,不得直接或間接受雇于其他生產類似產品、經營類似業務、具有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不得泄露原單位的商業秘密。雇主應向受此類雇傭限制的雇員支付一定的合理補償。“
國家科委1997年7月關于加強科技人員流動中技術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見國家建材局電子科技司、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和珠海市《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也對離職后約定的競業限制作出了規定。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公司員工離職后,沒有強制競業禁止的法律規定,但本公司已通過與員工簽訂競業限制合同約定了競業限制義務,以防止員工擅自轉崗和泄露商業秘密,造成自身利益受損
由于法定競業禁止義務來源于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約定的競業禁止義務來源于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對兩者的認定應該有所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催收債權能否中斷訴訟時效
2021-01-30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條件與程序有哪些
2021-02-08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保險受益權相關法律問題探析
2021-02-02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