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撤銷合同是指缺乏某些有效要件的合同。其效力取決于具有撤銷權的一方是否行使撤銷權
可撤銷合同是一項相對有效的合同。在有撤銷權的一方行使撤銷權之前,本合同對雙方均有效。它是一個相對無效的合同,但與絕對無效的合同不同。可撤銷合同的適用范圍可撤銷合同的適用范圍應限于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所謂“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種類、質量、規格、數量等有錯誤的理解,導致行為后果違背其真實意思,造成重大損失,這可被視為重大誤解
(2)在簽訂合同時明顯不公平。根據中國的司法解釋,明顯不公平是指一方利用其優勢或另一方缺乏經驗,使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明顯違反公平原則和等價賠償原則的民事行為它是通過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危險而訂立的合同。以欺詐或脅迫方式訂立的合同顯然違反了中國民法的自愿原則:一方當事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聲稱另一方當事人處于危險之中并強迫另一方當事人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的合同,嚴重損害對方利益的,應當利用對方的危險
III.可撤銷合同的法律效力
合同無效和合同解除造成的法律后果如下:
1。合同無效和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無效民事行為和被撤銷民事行為自行為發生之日起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中國合同法第56條貫徹了《民法通則》的上述立法精神,明確規定“無效合同或被撤銷的合同從一開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無效合同和被撤銷的無法律效力合同的后果可追溯到合同簽訂時。
2合同部分無效的后果
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這是我國民法民事行為制度的基本規則之一
3。合同無效和解除后的財產責任
當合同雙方已支付財產或遭受損失時,合同的無效和解除必須涉及財產責任的承擔
中國民法通則規定,民事行為被認定無效或撤銷后,當事人通過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遭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行為人與另一方惡意串通,實施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的民事行為,雙方獲得的財產應予以追回、返還給國家,集體或返還給第三方
我相信您已經從上面找到了相關答案。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或情況復雜,律霸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能否解除
2021-01-06喪偶再婚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2021-01-14解約定金必須約定嗎
2021-01-12如何解除收養關系
2020-12-15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0-12-08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拆遷安置房名額轉讓協議糾紛怎么解決
2020-11-24陽春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08拆遷宅基地地上的人參怎么補償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