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業秘密和專利技術有什么區別嗎
商業秘密不同于專利技術;從兩者的法律保護范圍來看,商業秘密包括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而專利技術只是技術秘密;從構成特征來看,商業秘密要求保密性和商業價值,不一定是新穎性和創造性,而專利技術要求實用性和新穎性……
從兩者的法律保護范圍來看,商業秘密包括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而專利技術只是技術秘密;從構成特征來看,商業秘密要求保密性和商業價值,不一定是新穎性和創造性,專利技術要求實用性、新穎性和創造性;有些人認為商業秘密是新穎的,因為它們“不為公眾所知”,這是一種理解上的錯誤,是對保密性和新穎性概念的混淆。構成商業秘密的技術信息或者商業信息不一定具有新穎性,只要求具有保密性;從權利的存在來看,商業秘密是保密的,專利技術是公開的;從兩者的保護期來看,商業秘密的保護期受保密措施的影響,對類似創新不具有法律排除權,而專利技術受國家保護法的強制性規定,一般只有20年,但它是保護期內類似創新的獨家產品。商業秘密的法律地位是什么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下列行為屬于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1)權利人通過盜竊、誘導、脅迫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的商業秘密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通過前款所述方式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違反本協議或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及其掌握的商業秘密,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責令停止侵犯商業秘密的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對侵權物品作如下處理:
(1)責令并監督侵權人將含有商業秘密的圖紙、軟件及其他相關資料返還權利人
(2)監督侵權人銷毀利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生產并流入市場,將商業秘密公之于眾的產品。除非權利人基于上述原因同意購買、出售或采取其他處理方法,否則商業秘密和專利技術在受到保護的情況下,不得被他人侵犯,因此不得依法披露。然而,盡管保護對兩者具有相同的意義,但它們存在的性質卻有很大差異。商業秘密的范圍比專利技術的范圍更廣。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民事責任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毆打他人的行為認定
2020-12-12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2021-03-23是否能索要以往的贍養費
2021-01-17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重大過失行為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3-24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導言
2021-02-06土地轉讓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
2020-11-23農民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3-17農村拆遷補償獲益人怎么認定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