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可以自動離職,但自動離職可能給單位造成損失。如果他們想辭職,他們仍然應該遵循正式的辭職程序
目前,關于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的爭議很多。一般情況下,事業單位員工提出辭職,單位不同意,員工單方面離職,單位保存人事檔案。在中國的現實條件下,員工沒有人事檔案,可選擇的工作范圍非常有限。他們無法在大型國際企業工作,無法找到理想的工作,無法辦理社會保險事宜,也無法出國。員工們非常苦惱。這類人事檔案與員工的分離太多,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中國事業單位的人員分為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和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與本單位、本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之間的勞動關系適用《勞動法》,其辭職條件、辭職程序和辭職爭議的解決適用《勞動法》和規范勞動關系的行政法規。目前,學校教師、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等事業單位人員大多不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些人員與本單位的關系不適用《勞動法》,其辭職適用國家有關人事管理規定
根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按照人事管理權限向本單位或者主管部門提出辭職和書面申請。其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辭職申請之日起三個月內辦理辭職手續,出具辭職證明,并按照國家有關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規定辦理人事檔案移交和轉移手續。一般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無實質性內容,只需履行提前通知義務
但以下四類人員的辭職必須經單位或主管部門批準,否則不能辭職:(一)國家機關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干,,省,市(區)重點科研項目辭職后可能造成工作損失的(二)在邊遠地區或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三)從事特殊行業和工種的(四)從事國家秘密工作的,,在規定的保密期限內從事國家秘密工作的
未與本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爭議,適用《人事爭議處理暫行規定》。爭議雙方應在爭議發生之日起60天內,以書面形式向單位所在地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可以自動辭職,但自動辭職可能給單位造成損失。如果你想辭職,你應該遵循正式的辭職程序。雙方如有爭議,可申請仲裁。如果您的情況更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合同糾紛案
2020-12-16政府違法征地,如何避免低價被動簽約
2021-02-08離婚判決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3-05再次鑒定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0三維標志都可以作為商標注冊嗎
2020-12-02跟蹤債務人犯法嗎
2020-11-11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保險合同內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