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勞動法法律規定,工傷認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這關乎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合法的維護。當出現違法分包,發生工傷事故時,應當如何認定工傷責任以維護受害人的公平和權益?那么違法分包工傷認定是什么?
違法分包工傷責任如何認定
1、通過申請由前用工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勞動者與前用工單位之間雖然不成立勞動關系,但根據人社部2013年第34號關于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條和最高法院2014年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一款第四、五項規定,前用工單位對因工傷亡的勞動者是要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
2、直接起訴由包工頭與前用工單位共同賠償
由前用工單位向因工傷亡的勞動者承擔工傷保險責任,是在勞動者一方向勞動主管部門提出這一申請的情況下而作出的。那么,勞動者一方是否可以不經這一程序,而以人身損害為訴因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包工頭與前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呢?
這里實際上涉及如何看待勞動者與包工頭之間法律關系的性質,也即究竟屬于無效勞動關系還是民事雇傭關系?以及基于該兩法律關系的請求權是否屬于競合?
一方面,若將其作為無效勞動關系對待,則一般應走工傷認定之路徑;只有在非因自身原因未進行工傷認定的前提下,才可以根據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四十八條規定,請求侵權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而若將其作為民事雇傭關系對待,則可以走直接起訴的路徑。
另一方面,要是基于兩者的請求權屬于競合,那么勞動者一方就有權選擇是走工傷認定路徑還是走民事訴訟路徑。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以上就是違法分包工傷認定是什么的相關內容介紹。從中可以看出,在違法分包受到工傷時,受害者可以直接向前用人單位提請工傷賠償,同時亦可以起訴包工頭和前用人單位共同賠償損失。受害者必須考慮違法分包的資格,相關政府部門應當對此給予相應的法律保護,維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
2020最新工傷鑒定標準
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是多久?
超過工傷認定期限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誹謗誣陷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9我國為什么不允許近親結婚
2020-11-28民間借貸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0-11-30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土地出讓金與轉讓金是一回事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