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稅收與企業是一種合作關系p>
稅務風險管理基于服務與管理并重的理念,而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與納稅人建立了一種合作伙伴關系,澳大利亞稅務局建立了一種旨在降低稅收成本的合作合規模式,加強大企業稅收管理。通過與大企業建立動態聯系,最大限度降低稅收征管成本,迅速解決相關稅收遵從問題,將強制管理轉變為大企業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方式,為了降低稅收風險,荷蘭稅務局采用了平面監控的方法,與納稅人達成稅收遵從協議。稅務局與大型企業之間的聯系頻率取決于企業規模、雙方意愿、達成的協議和討論的問題類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稅務局與納稅人及其顧問建立了公開透明的合作關系,并通過設定的標準選取了430家大型企業,這些企業的納稅總額約占英國稅務局總收入的50%。
判斷:風險自查與判斷標準的結合
雖然各國的稅收風險判斷程序和標準不同,但都包括納稅人的稅收風險自查程序,而判斷標準的范圍比較接近
充分借鑒第三方的工作,是荷蘭稅務機關評估企業稅收風險的一個顯著特點。企業的稅務風險由稅務專家進行評估,企業的整體內部控制和管理組織結構由會計師和審計師監督。外部因素包括:世界經濟的復雜性、交易的調整和變化、英國與其他國家稅法和稅收管理制度的差異以及商業環境的變化。內部因素包括:公司的稅務戰略、合作稅務顧問的權威性、公司結構的復雜性、業務活動的范圍、業務系統管理的可靠性以及與英國稅務機關的密切聯系,大型企業需要根據風險評估模板的設計內容進行稅務風險評估。低風險納稅人的主要特征包括:稅收糾紛指數低、未來稅收策略透明度高、遵守法定稅收義務、低風險稅收籌劃策略、確保未來稅收遵從的制度程序、在申報前解決不確定問題的意愿和能力。稅務局通常與低風險納稅人建立公開、誠實的關系,納稅人會及時與稅務機關溝通稅務策略和稅務問題。相應地,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很可能被認定為高風險納稅人,即沒有足夠的能力管理稅收合規風險,正處于更具創新特征和變化的階段,而企業稅收策略預期的稅收效應具有顯著的風險
建立和采用biseps制度有助于澳大利亞稅務機關了解企業的經營行為。該系統包括:(b)商業,(I)工業,(s)社會,(E)經濟,(P)心理學,(s)內部合規系統。因此,大型企業根據以下七個標準來評估自身的稅務風險:業務和交易、全球化程度、態度、合規制度、利益相關者的意見、重要性原則和法律適用性。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大型企業和澳大利亞稅務局將共同制定合規戰略,以實現既定的合規目標。同時,要注意未來可能出現的合規控制要求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各國稅務機關對不同風險等級的企業采取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提供個性化服務,實施差異化管理澳大利亞稅務局采用金字塔模型來反映大型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目標。對于金字塔頂端的企業,實行強制管理。對于處于金字塔中間的企業,應該采取輔助自我管理的方式。對于處于金字塔底層的企業來說,自我管理是主要途徑。企業在合規金字塔中的地位并不是固定的。一些稅收策略的改變將使企業由上而下。比如,采用預約定價方式,將降低其轉讓定價的風險,有利于企業由強制管理模式向自主管理模式轉變
稅務局的稅務調查重點放在高風險納稅人身上。與低風險納稅人相比,高風險納稅人將面臨更多的日常稅務風險控制審查、更多的稅務調查、更深入的企業業務系統流程檢查。對于低風險納稅人,稅務局將每2至3年對稅務風險控制進行一次全面檢討。在審查期間,稅務局將與納稅人合作,幫助他們進一步提高稅務合規性。
荷蘭稅務局通過建立內部稅務控制來監管大型企業的稅務風險。監管的具體形式和力度取決于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機制的可靠性和運行效率。稅務內部控制是企業業務內部控制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企業業務內部控制框架是建立在COSO框架之上的。不同類型的企業會根據自身特點設計相應的稅務內控制度。基于此,稅務內部控制對企業的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效果進行評估和檢驗,并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對被評估企業實施高強度監管,以確保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及時發現問題,加強雙方溝通,各國基本建立了相應的溝通機制、反饋渠道和監管措施
稅務局設立了大型企業論壇,提供暢通的溝通渠道,增進雙方的了解。論壇提供了廣泛參與的平臺,可以作為協商的媒介,對當前熱點問題進行辯論,也可以為大型企業提供稅收立法建言獻策的平臺。論壇每年組織兩到三次在線討論會。會議紀要和議程也會放在網站上,供與會人員發表意見,荷蘭稅務局建立了一個系統,就內部稅務管制的可比性交流經驗。為了更好地測試和評估企業的內部稅務控制,荷蘭稅務局加強了與外部稅務專家、會計師和審計專家的合作。同時,重點關注年度報告和其他公開出版物中企業信息的更新
澳大利亞稅務局采用10項相關評價標準對企業合規戰略的實際效果進行評價,并對系統的缺陷進行監控和提示,并根據環境變化及時調整合規模式和實踐,促進稅法及相關制度的完善,實現稅收管理人才的目標:更新知識體系,掌握專業技能,確保稅務執法隊伍的專業素質水平和高效工作狀態,各國都非常重視對大型企業管理組織員工的培訓。通過及時更新管理人員的知識體系,確保他們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同時,要增強執法人員的經營意識,以便更好地了解納稅人的經營環境及其稅收籌劃和稅收合規安排
在培養人才時,應該留住他們。為了保證人才的穩定,國外大型企業管理機構的員工一般都能享受到較好的工資待遇。例如,英國稅務局大企業服務部聘用了近2000名稅務專家、會計師、審計師和其他高薪專家,幫助大型企業提高稅務合規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鋪轉讓費多少算合理
2020-11-28工傷鑒定之后下步怎么做
2021-02-08煤礦事故頻發,煤礦安全如何保障
2021-02-22傷情鑒定標準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1-01-07驗資費用的收取標準
2020-12-18抵押權的追及性
2021-03-19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人身損害賠償范圍
2021-02-04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