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職工遭受意外傷害或者因工傷需要停業接受工傷醫療的,原待遇在停工留薪期間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限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適當延長,但最長不超過12個月,經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認定的設區
工傷職工考核合格后,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滿仍需治療的,暫停原待遇,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五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他們將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工傷職工不能自理的,在停工留薪期間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二,工傷期間單位不支付工資的,該怎么辦。由于用人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福利可能存在差異,受傷職工的原工資福利可能與上月受傷職工的工資福利不符。但無論如何,在停工留薪期間,用人單位不得以各種理由停止或者部分停止支付工資、福利,否則,用人單位在工傷期間不支付勞動者工資、福利的,其行為是違法的,不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是違法行為。此時,勞動者應理性,應采取一定策略,要求用人單位仍按月支付工資。勞動者準備好為自己爭取工資時,首先要從不同渠道注意以下因素,如老板的個性、用人單位的規模、用工的規范性等;第二,注意回憶你受傷后第一時間老板或雇主采取的相應態度和措施。最后,你可以要求雇主支付“生活費”而不是“工資”。一般情況下,用人單位會在待遇期間主動支付生活費經過上述了解和分析,如果覺得直接索要工資可能導致不良后果,那么勞動者會暫時“妥協”。首先要對工傷進行處理,在工傷處理后再與用人單位協商
協商不成的,勞動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1.依法,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勞動者可以隨時與用人單位聯系,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不影響勞動者的權利
2.向勞動行政部門舉報、投訴。在地方一級,一般稱之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此事的部門一般是該局下屬的大隊。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你提出解除合同,但用人單位仍不支付工資和經濟補償金的,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處理,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者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支付金額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追加賠償。用人單位仍不執行勞動監察大隊行政決定的,勞動者可以委托律師及時向勞動監察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使用人單位為其違法行為付出經濟代價
以上是我國關于“用人單位在工傷待遇期間能否扣除工資”的法律回答。由此可見,在工傷待遇期間,用人單位不僅要支付工資,還要扣除基本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財產作為抵押物需要辦理抵押物登記
2021-03-05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8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