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青年損失費的依據是什么P>
從法律角度看,離婚青年損失費沒有得到直接的承認和支持。青春損失費是從民間發展起來的一個詞。也就是說,離婚的人認為自己在婚姻中處于劣勢,由于自己的精神創傷,付出的比對方多。他們希望離婚時能得到經濟補償
然而,“離婚青年損失費”一詞在現實生活中被廣泛使用,在司法實踐中難以避免糾紛。從法律條文的解釋和適用來看,“離婚青年損失費”更合適的是“精神損害賠償”根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要求損害賠償:(一)重婚;(二)配偶與他人同居;(三)實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這樣,“青年損失費”就有了法律依據如何處理青年損失費糾紛。因為同居不是受法律保護的關系,所以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予以支持。因此,在解除同居關系的過程中,“青年損失費”不受法律保護,不少法院甚至以“青年損失費”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為由駁斥原告的訴訟請求。雖然“青年損失費”不受法律保護,但如果對方自愿支付,且不損害他人利益,法律并不禁止將自愿支付的費用稱為“青年損失費”或“分手補償費”。再者,如果自愿繳費者已經繳費,就不能以“青年損失費”不受法律保護為由要求受贈人返還,一般認為,青年不是一項法定權利,不需要他人有作為或不作為的義務,而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所謂“失去青春”的范圍尚不確定。承認“失去青春”也違背了人類倫理和公共秩序。因此,如果當事人起訴“分手費”和“青年損失費”,法院不應予以支持,但在“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況下,即使“青年補償”已經支付,如果是用夫妻共同財產支付,則付款人的配偶有權向“第三人”起訴要求返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二條規定,配偶與他人同居,為解除同居關系提供財產補償的,當事人一方要求賠償或者賠償后撤回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合法婚姻當事人以侵犯夫妻共同財產權為由起訴要求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并根據具體情況處理。同居關系不受法律保護。在交友期間,男女雙方都要尊重自己,注意和遵守社會公德的約束,愛護和珍惜。在戀愛過程中,不允許草率同居,因為這對男女雙方都沒有保護,很容易引發類似“索要青春損失費”的糾紛,如果夫妻選擇離婚,還將涉及婚前財產分配和子女撫養權問題,那么雙方往往會因為分配不均而產生糾紛。在這里,我們也建議大家盡量選擇協商的方式來解決糾紛,如果協商解決不了,我們也可以選擇通過訴訟等法律途徑來保護自己的權益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內企業能否解約
2021-02-11勞動仲裁法律援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7交通肇事致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6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母親再婚后兒子去世能享受贍養費嗎
2020-12-10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