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集體協商試行辦法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工資集體協商試行辦法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務會議2000年10月10日通過,部長張左己11月8日以第9號令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工資集體協商和簽訂工資集體協議(以下簡稱工資協議)的行為,保障勞動關系雙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依法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簽訂工資協議,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工資集體協商,是指職工代表與企業代表依法就企業內部工資分配制度、工資分配形式、工資收入水平等事項進行平等協商,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工資協議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工資協議,是指專門就工資事項簽訂的專項集體合同。已訂立集體合同的,工資協議作為集體合同的附件,并與集體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四條依法訂立的工資協議對企業和職工雙方具有同等約束力。雙方必須全面履行工資協議規定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工資協議。
第五條職工個人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中關于工資報酬的標準,不得低于工資協議規定的最低標準。
第六條縣級以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對工資協議進行審查,對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章工資集體協商內容
第七條工資集體協商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一)工資協議的期限;
(二)工資分配制度、工資標準和工資分配形式;
(三)職工年度平均工資水平及其調整幅度;
(四)獎金、津貼、補貼等分配辦法;
(五)工資支付辦法;
(六)變更、解除工資協議的程序;
(七)工資協議的終止條件;
(八)工資協議的違約責任;
(九)雙方認為應當協商約定的其他事項。
第八條協商確定職工年度工資水平應符合國家有關工資分配的宏觀調控政策,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地區、行業、企業的人工成本水平;
(二)地區、行業的職工平均工資水平;
(三)當地政府發布的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
(四)本地區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五)企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
(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七)上年度企業職工工資總額和職工平均工資水平;
(八)其他與工資集體協商有關的情況。
第三章工資集體協商代表
第九條
工資集體協商代表應依照法定程序產生。職工一方由工會代表。未建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民主推舉代表,并得到半數以上職工的同意。企業代表由法定代表人和法定代表人指定的其他人員擔任。
第十條
協商雙方各確定一名首席代表。職工首席代表應當由工會主席擔任,工會主席可以書面委托其他人員作為自己的代理人;未成立工會的,由職工集體協商代表推舉。企業首席代表應當由法定代表人擔任,法定代表人可以書面委托其他管理人員作為自己的代理人。
第十一條
協商雙方的首席代表在工資集體協商期間輪流擔任協商會議執行主席。協商會議執行主席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工資集體協商有關組織協調工作,并對協商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提出處理建議。
第十二條協商雙方可書面委托本企業以外的專業人士作為本方協商代表。委托人數不得超過本方代表的1/3。
第十三條協商雙方享有平等的建議權、否決權和陳述權。
第十四條
由企業內部產生的協商代表參加工資集體協商的活動應視為提供正常勞動,享受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保險福利待遇不變。其中,職工協商代表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企業不得對職工協商代表采取歧視性行為,不得違法解除或變更其勞動合同。
第十五條協商代表應遵守雙方確定的協商規則,履行代表職責,并負有保守企業商業秘密的責任。協商代表任何一方不得采取過激、威脅、收買、欺騙等行為。
第十六條協商代表應了解和掌握工資分配的有關情況,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接受本方人員對工資集體協商有關問題的質詢。
第四章工資集體協商程序
第十七條
職工和企業任何一方均可提出進行工資集體協商的要求。工資集體協商的提出方應向另一方提出書面的協商意向書,明確協商的時間、地點、內容等。另一方接到協商意向書后,應于20日內予以書面答復,并與提出方共同進行工資集體協商。
第十八條在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協商雙方有義務按照對方要求,在協商開始前5日內,提供與工資集體協商有關的真實情況和資料。
第十九條工資協議草案應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討論審議。
第二十條工資集體協商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后,由企業行政方制作工資協議文本。工資協議經雙方首席代表簽字蓋章后成立。
第五章工資協議審查
第二十一條工資協議簽訂后,應于7日內由企業將工資協議一式三份及說明,報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查。
第二十二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在收到工資協議15日內,對工資集體協商雙方代表資格、工資協議的條款內容和簽訂程序等進行審查。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經審查對工資協議無異議,應及時向協商雙方送達《工資協議審查意見書》,工資協議即行生效。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工資協議有修改意見,應將修改意見在《工資協議審查意見書》中通知協商雙方。雙方應就修改意見及時協商,修改工資協議,并重新報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
工資協議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送經過15日后,協議雙方未收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工資協議審查意見書》,視為已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該工資協議即行生效。
第二十三條協商雙方應于5日內將已經生效的工資協議以適當形式向本方全體人員公布。
第二十四條
工資集體協商一般情況下一年進行一次。職工和企業雙方均可在原工資協議期滿前60日內,向對方書面提出協商意向書,進行下一輪的工資集體協商,做好新舊工資協議的相互銜接。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對工資集體協商和工資協議的有關內容未做規定的,按《集體合同規定》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通過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總結的信息,你是不是對工資方面的法律規定有了新的認識了解了。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你,如果你還有其他的問題或者實際情況比較復雜的,歡迎撥打律霸熱線,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在線為你解答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獨資企業不設董事會可以嗎
2021-02-05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法律對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強制拆遷補償款能否執行
2021-01-12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房屋拆遷補償談判有什么技巧
2021-01-03